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如果蚯蚓在纸上或玻璃上运动时间过长,会导致蚯蚓活动能力下降,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A. 体内水分散失,血液循环停止 B. 体表逐渐干燥,影响呼吸
C. 离开了穴居,生活不习惯 D. 神经系统受到损坏
下列能自由生活而不是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是( )
A. 蛔虫 B. 秀丽隐杆线虫 C. 丝虫 D. 钩虫
血型鉴定实验中,将未知血型的血液与“A型”和“B型”标准血清分别混合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鉴定结果如图所示:

⑴甲属于________血型,乙属于________血型。
⑵从理论上来讲,甲可接受______________血型的血液。
⑶作为受血者,乙可以接受__________血型的血液;作为供血者,乙不能输血给__________________血型的人。
下图表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_________。它能分泌________,这种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消化。
(2)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________。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________。
(3)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
(4)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的结构是[ ]________。
下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消化后的含量变化曲线(A、B、C、D、E依次代表消化道的部位),根据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C所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_。
⑵图中曲线______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分别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淀粉在__________,蛋白质在__________,脂肪在__________。
⑷D中含有哪些消化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口腔内发生的化学性消化”时,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 馒头 | 加入的物质 | 温度环境 | 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
1 | 碎屑 | 2毫升唾液; | 37℃;10分钟 | 2滴 |
2 | 碎屑 | 2毫升清水; | 37℃;10分钟 | 2滴 |
3 | 小块 | 2毫升唾液; | 37℃;10分钟 | 2滴 |
⑴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预测实验现象,加入碘液不变蓝的是______号试管,这是因为馒头中的淀粉在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分解成了__________。
⑵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1号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口腔中_______,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