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回答文章后的题目。 人被天花病毒感染后无特效药可治,即使能痊...

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回答文章后的题目。

人被天花病毒感染后无特效药可治,即使能痊愈,患者脸上也会留下痘疤(俗称“麻子”),“天花”由此得名。天花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寒战、高热、乏力等,体温急剧升高时可出现惊厥、昏迷,皮肤成批出现脓疱,最后结痂脱落,遗留痘疤,康复后的人不会再患天花。

我国于明代就已发明预防天花的方法——人痘接种法。清代医家俞茂鲲的《痘科金镜赋集解》中明确记载说:“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今安徽太平)……此由蔓延天下。”清乾隆时期,医家张琰在《种痘新书》(见图1)中也说:“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莫”为“不能、未能”之意)救者二三十耳”。人痘接种的方法包括痘衣法、水苗法等。

痘衣法如图2所示,取天花患儿贴身内衣,给健康未出痘的小儿穿着两三天,以达到种痘的目的。一般在穿衣9~11天时开始发热,即为种痘已成。若成功者,发热、出痘等病情发展进程较缓,不致发生危险。水苗法如图3所示,取痘痂20~30粒,研为细末,和净水或人乳3~5滴,调匀,用新棉摊薄片,裹所调痘苗在内,捏成枣核样,以线拴之,塞入鼻孔内,12小时后取出。通常至第7天发热见痘,即为种痘成功。

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用一种与天花病毒相似的牛痘病毒接种,使被接种者体内产生抗天花病毒的抗体。与接种天花病毒相比,这种治疗方法引起的机体反应比较轻微,且被接种者不会传染他人。这种治疗方法称为免疫接种,由于其安全性提高,被推广到全世界。通过免疫接种,天花是人类第一种能够成功预防的传染病。

(1)天花病毒的主要组成物质包括_____

A.核酸和蛋白质    B.淀粉和蛋白质    C.淀粉和葡萄糖    D.脂肪和葡萄糖

(2)下列疾病中,可通过免疫接种的方法进行预防的是_____

A.基因异常引起的白化病    B.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乙型肝炎

C.没有特效药的疑难杂症    D.胰岛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糖尿病

(3)免疫接种在预防传染病的三条措施中属于_____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4)下列关于人痘接种法和牛痘接种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前者接种的抗原,后者接种的抗体    B.两者都只有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参与

C.前者实现终身免疫,后者不能实现    D.据估算人痘接种法的成功率超过99%

(5)若某幼儿接种牛痘疫苗后免疫反应较为严重,下列应对措施不合理的是_____

A.及时就医        B.喂食药店购买的抗生素

C.监测体温        D.遵照医嘱进行临床护理

(6)下列叙述中,你赞同的是_____(多选)

A.不断研发新的接种用疫苗    B.传染病的成因必须依靠科学研究确定

C.疫苗适合所有人随时接种    D.疫苗的预防效果必须依靠真实数据确定

 

A B C D B ABD 【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病毒结构简单,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故选A;(2)通过预防接种是可使人体获得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抵抗此类传染病的目的,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乙型肝炎属于传染病,可通过免疫接种的方法进行预防,故选B;(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免疫接种在预防传染病的三条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选C;(4)接种疫苗后会使人产生相应的抗体,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属于特异性免疫,疫苗都是通过多年的反复试验才能应用于临床的,成功率超过99%,几乎是100%,故选D;(5)疫苗是一种减毒处理的活病毒制剂,是一种抗原,注入人体可以刺激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不再得天花病,接种后如果出现免疫反应,可以及时就医,遵照医嘱临床护理、检测体温,但不能滥用抗生素,故选B;(6)传染病的成因必须依靠科学研究确定;疫苗的预防效果必须依靠真实数据确定;随着细菌和病毒的不断变异,疫苗也要不断研发新的;疫苗的预防接种是有适应人群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随时随地接种的,故正确的选项有:AB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从一棵天竺葵植株上摘取一片绿片,进行了如下实验:

a.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b.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淡棕色)。

c.稍等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

经过上述操作后,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将叶片放在酒精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以免影响滴加碘液后对结果的观察。

(2)滴加碘液后,此叶片上出现深蓝色,这说明该部分产生了__________

(3)从观察到的结果推断,除对整株植物暗处理外,该同学在实验之前对此叶片的处理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桑的果实为桑椹,是一种人类和鸟类等都喜食的水果。为研究食果鸟类与桑树种子传播和萌发的关系,研究人员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1)桑为雌雄异株的植物。桑椹是桑完成__________生殖过程后,由雌株的花序发育形成的。据图甲可知,果实成熟后自由散落,其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这对种子的萌发和子代植株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然而,在自然环境中,桑的种子能被食果鸟类带到较远的、环境适宜的地方萌发生长。

(2)每年6月初桑椹进入成熟期,麻雀和喜鹊等食果鸟类食用桑椹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行为。食用后,鸟类粪便逐渐转为紫色;此时,研究人员开始监测这些鸟类的粪便,持续收集粪便并分离桑的种子,进行记录;7月中旬后,桑园中的鸟类粪便逐渐恢复成白色,即停止收集。该过程中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__________法。

(3)为研究鸟类肠道消化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人员进一步测定三组种子的萌发率。1组为果皮(肉)完整的原始种子,2组为鸟类粪便中的种子,3组为经过人工水洗揉搓去除果皮(肉)的种子。

①三组种子萌发均需要适宜的外界条件,这些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__________等。

②种子萌发时,种子中的__________最先突破种皮长出来,研究人员以这一结构长到2毫米长作为篮子萌发的标志,结果如图乙所示。

③与1组和3组比较,图中2组的结果是__________,研究人员据此判断鸟类消化道处理种子后可促其萌发。

④研究人员分析,自然界中鸟类食用植物果实并将种子随粪便排出,这有利于种子萌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桑的果实自然散落后,近距离散落的种子萌发率低,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可能是种子的__________造成的;但经食果鸟类带到适宜的地方,可扩大桑树种子的传播范围,且能促进其萌发。这项研究表明,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有些生态价值人类可能尚未知晓,因此我们应该保护生物__________性。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他种植的三株豌豆上各收集了25粒种子,他注意到豌豆种子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之分。请回答问题:

(1)豌豆子叶的不同颜色是受__________控制的,该物质位于染色体上。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要__________,因而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会随之分离。

(2)遗传学上,豌豆子叶的黄色与绿色被称为一对__________。植株1、2、3上所结的种子的子叶都有黄色和绿色两种,结果如下表所示,这说明植株1、2、3具有__________(相同、不同)的基因组合。

植株

子叶

黄色

绿色

植株1

17

8

植株2

20

5

植株3

19

6

 

 

 

 

 

 

查看答案

欣怡希望假期能跟父母一起去西藏,看看洁白的雪山和宝石一样的湖泊。父母非常支持她的想法,但是妈妈最近经常头晕,去进行了体检。体检后,欣怡拿到妈妈的血常规化验单,部分结果见下表。请回答问题:

序号

项目

提示

结果

单位

参考值

1

白细胞数(WBC)

 

8.73

109/L

4~10

2

红细胞数(RBC)

 

3.77

1012/L

3.68~5.13

3

血红蛋白(HGB)

83

g/L

113~151

4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70.8

fL

82.6~99.1

5

血小板数(PLT)

 

256

109/L

100~300

 

(1)从化验单结果分析,欣怡妈妈的红细胞数量正常,但红细胞中携带运输氧气的__________含量偏低,医生建议欣怡的妈妈应补充含蛋白质和铁较为丰富的食物。该物质携带的氧气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_心房,随血液循环被运输到全身各处,在__________中经过呼吸作用被利用,呼吸作用为欣怡妈妈的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_

(2)欣怡妈妈调养期间加强了蛋白质的补充。从消化的角度分析,蛋白质在胃和小肠中被消化,形成的最终消化产物是__________。该消化产物被细胞吸收利用后,产生代谢废物——尿素。尿素随血液运输到肾脏,经肾小体滤过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该物质被__________,会随尿液排出体外。

(3)调养一年后,欣怡一家人来到了心驰神往的西藏。西藏的新鲜空气经过呼吸道进入肺内,在__________内进行气体交换,由于该结构的壁非常__________,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网,这样的特点有利于气体交换。在人体中的肾小体、小肠绒毛等处也有相似的有利于物质交换的结构,这些结构都是与它们各自的功能相__________的。

(4)欣怡妈妈虽然呼吸略有困难,但巍峨洁白的唐古拉山和清澈透明的纳木错湖映入眼帘,这些美景让位于__________上的感光细胞产生兴奋,兴奋沿视神经传入位于__________的视觉中枢,让她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回忆,也让她们一家为美丽中国而感到无比自豪。

 

查看答案

请从以下作业一和作业二中任选一题作答,以填涂标记的题目作答情况计分

早春时节,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熙和园耕织图景区附近的水体采样,发现一些像头发丝一样的绿色生物。为探其究竟,同学们将绿色生物和池塘水带回生物实验室,进行观察。请你和生物小组同学们一起完成其中一项自己感兴趣的观察作业。

作业一

作业二

用池塘水制作的临时装片的视野中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生物

(1)据图可知,该生物属于__________(单细胞、多细胞)生物。

(2)同学们利用引流法进一步研究:在盖玻片一侧边缘滴1滴墨汁,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墨汁进入细胞内形成食物泡。同学们据此初步判断该生物的营养方式为__________(自养、异养)。据此分析,该生物不是水体呈现绿色的原因,理由是细胞中不含有__________

(3)经过上网查阅资料,同学们确定该生物为草履虫。经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草履虫可将细胞内的废物排出,也可以进行分裂生殖等生命活动,由此说明,单细胞生物能__________完成生命活动。

用绿色生物制作的临时装片的视野中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生物。

(1)据图可知,该生物属于__________(单细胞、多细胞)生物。

(2)同学们把该生物放在装满水的密封装置内,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生物体上出现许多小气泡并上浮。收集密闭空间上部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学们据此初步判断该生物的营养方式为__________(自养、异养),小气泡是在细胞中的带状__________处产生的。

(3)经过上网查阅资料,同学们确定该生物为水绵。水绵细丝中央断裂可以直接形成两个水绵个体,也可以通过两个细胞结合的方式产生新个体,细胞是构成水绵等生物体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