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_________(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论:____________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明亮 黑暗 光 否 求平均值 光 无光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1)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作出的假设是:鼠妇会(或不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2)该实验探究的是“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就是形成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4)、(5)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增加重复次数,计算平均值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通过求实验数据平均值可知:明亮环境中平均一只鼠妇,阴暗环境中平均九只,故可得出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列举的是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几种生物.

(1)连接的食物链有__条.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__

(2)写出里面任何一条食物链__

(3)有毒质DDT沿着食物链积累.该生态系统中,DDT积累得最多的生物是__

 

查看答案

请填写显微镜有关结构的名称: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实验中的变量应是(  )

A. 温度    B. 湿度    C. 光照    D. 水分

 

查看答案

进行实验方察设计时,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使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能准确明显地表现出来,一般只考虑(  )

A. 一个变量因素    B. 二个变量因素    C. 多个变量因素    D. 综合因素

 

查看答案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小麦→田鼠→猫头鹰    B. 水稻→水蛇→田鼠

C. 野蘑菇→野兔→鹰    D. 水稻→食鱼鸟→草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