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在下列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

在下列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

培养皿(组别)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温度(℃)

23

23

23

5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发芽率

90%

0

90%

0

(1)上表的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______组对照试验.

(2)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______和______构成对照试验.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______和______构成对照试验.

(3)培养皿放入一定数量种子而不是1粒,目的是______.

(4)甲与丙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若加入适量营养液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最好的是______组,幼苗是由种子的_______发育而来的.

 

(1)2; (2)甲;丙;甲;丁; (3)减少误差; (4)种子死亡或胚已被破坏或种子正在休眠期; (5)甲;胚。 【解析】 试题分析:(1)表中只有甲和丙,甲和丁能够形成对照,变量是光和温度;其他的变量都不唯一,因而都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2)由于甲和丙两组中含有唯一的变量是光,因而,此组实验是为了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甲和丁能够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可用来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3)用多粒种子做实验是为了可增加实验的可靠性,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 (4)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要具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因而虽然具有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胚死亡的种子也不会萌发,此外,处于休眠期的种子也不会萌发。 (5)甲组种子具有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因而能够萌发,还具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因而能够很好的生长。若向各组加入适量的营养液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最好的是甲组,幼苗是由种子的胚发育而来。 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的细菌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者,其生殖方式是_________生殖。

(2)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变成储存能量的_________,从而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3)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马路上,一辆汽车超速行驶,值勤交警立即发现了异常,果断地拦下该车.

(1)该车进入交警的视线,在交警的眼球形成影像的顺序是      (按正确顺序填写下列结构的序号)

瞳孔晶状体角膜视网膜玻璃体

(2)交警拦下该车后,礼貌地向司机敬了个礼.敬礼时,交警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和舒张的状态是            

(3)交警怀疑司机是酒后驾车,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司机吹气时胸廓             变大变小

4交警用酒精测试仪对交警进行酒精测试,从酒精测试情况看,交警怀疑司机是醉酒驾驶,因而要求司机做抽血检验,医生从司机前臂的一条“青筋”抽取了血液,该“青筋”属于            

5)因为醉酒,司机开车时动作不协调,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了        

 

查看答案

图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若此图表示人看到话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则此反射的感受器位于眼球的〔         上,〔B〕代表的结构是        ,〔C 〕代表的结构是       

(2)若此图表示人听到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则此反射的感受器在耳结构 中的〔         内,〔B〕代表的结构是      ,〔C 〕代表的结构是         

(3)若此图表示手偶然碰到火立即缩手的反射,则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内,〔D〕代表的结构是          ,〔E〕代表的结构是          

(4)在上述的反射弧结构中,B、C、D、E所接受的刺激一般都是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产实践中涉及的生物学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A、合理密植是为了增加作物叶片吸收光能的面积

B、幼苗移栽时根部带土坨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

C、种植蔬菜的温室在夜间适当降温是为了减弱呼吸作用

D、早春播种覆盖塑料薄膜是为了提高地表温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属于抗原的是:输入到A型血患者体内的A型血;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己腿部皮肤(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