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反对战争真爱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奋起抵抗。义和团本为民间秘密组织,但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义和团奋起抵抗,沉重的打击了列强的势力。义和团运动具有哪一性质?这一运动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2)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是捍卫和平的正义之举。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入朝作战,其目的是什么?这次入朝作战涌现出哪些宝贵的精神?
(3)反对侵略,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发展,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信念。面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在重庆成立了哪一组织?该组织的成立为争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哪些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意识到,势必在战后提出山东问题,遂抓紧进行秘密外交,寻求霸占山东的法理依据。英法希望日本向地中海派遣舰队护航,日本趁机要求英法保证,在将来的媾和会议上,支持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占领南洋德属诸岛;英国提出,日本应以同样的精神支持英国对赤道以南德国各岛屿的领土要求,两国一拍即合,达成密约。随后,日本以类似手段,与法、俄、意签订了有关山东问题的密约。
——摘自唐启华《巴黎和约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打破了近代以来欧洲列强主宰全球的国际旧秩序。战后,美苏两国从战时的合作走向对峙,形成两极格局。随着中国的复兴和发展,西欧的联合、日本的经济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世界出现了多元化的新结构,冲击了国际强权政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摘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邓小平从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梯度推进战略,即根据各区域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不同程度的开放政策和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多层次的梯度推进,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摘编《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在巴黎和会前,日本为获得山东利益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的召开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大大发展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生产力的发展开发了较大空间。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战后日本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购买专利权。到1972年买进专利1.7万项,耗资31亿美元。198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在开发科技方面,50年代用于引进外国技术的费用占科研总经费的45%左右,60年代降至24%,70年代再降至10%,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明显降低。
——摘自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从旧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农民工进城,进而推进了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在20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迅速崛起…….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吸引了2亿多优质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摘自宁杭、兆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政府为解救危机而采取的措施,并指出该措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改革的主要特征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三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观察下图,将字母A和B分别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1)A:一战导火索所在的城市B:一战的转折点所在地
(2)据图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的战争形式特点
(1)在答题卡中写出该图图例的名称。
(2)据图指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国内分布有何特点?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商周时期就在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春秋战国时期又认识了硝石和硫磺的性能。到唐朝初年,孙思邈在他的著作《丹经》中,提出了一种火药的配方,把木炭、硝石、硫磺制成一种药粉,做发火炼丹之用。
火药的广泛应用和大量生产则是在军事上有了应用以后。唐朝灭亡的前一年,淮南兵“以机发火”,这是战争上关于火药使用的最早记载。宋朝以在战争中普遍使用火炮、火箭、到北宋末年出现了“霹雳炮”。南宋时,出现了管型火器,是近代枪炮等管型武器的雏形。到元朝时,火雷、火铳、火炮等各种武器相继出现。现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最早的火铳为元至顺三年所造,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铜炮。
公元13世纪初期和中期,中国的火药传入阿拉伯。到了14世纪前期,欧洲人已掌握了火药的秘密。火药传到欧洲后发生了巨大的作用。封建的城堡再也抵挡不住新型市民阶层使用火药、火器的进攻了。
——摘编自王志功《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世界影响》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火药的契机来源于冶金和炼丹等活动。
(2)火药应用于军事战争最早出现于唐朝末年。
(3)火药改变了欧洲传统的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
(4)北宋末年的“霹雳炮”是近代管型枪炮武器的雏形。
(5)公元13世纪初期和中期,中国的火药传入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