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历史认识都是基于可靠资料,这是历史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下史料与结论相符的是:
A.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朝为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设置台湾府
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
设置驻藏大臣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③①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历代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唐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省
D. 清朝在西北设伊犁将军
唐代有位著名诗人因贬官寓居夔州(今奉节),观看竹枝歌舞,留下一首佳作:“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这位诗人是:
A. 李白
B. 刘禹锡
C. 杜甫
D. 白居易
如今在重庆长寿区的‘女怀清台’是秦始皇为了表彰一位明叫巴清的女工商业家而修筑的。巴清在手工业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A. 善于制瓷
B. 发展丹砂
C. 精于酿酒
D. 栽培树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下列历史人物与其科技成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A. 贾思勰——《齐民要术》
B. 徐光启——《天工开物》
C. 李时珍——《本草纲目》
D. 卡尔.本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