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三、“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静解禅缘。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

请回答:

(1)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能说出当时日本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

(2)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请你试举两例说明。

(3)材料二说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4)材料三和唐朝的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请说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著作。

 

 

(1)遣唐使 留学生,留学僧。 (2)文字、建筑、生活习俗、节日、茶道等。回答出二个即可得 (3)鉴真 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4)玄奘 西游天竺学习佛法 著作:《大唐西域记》。 【解析】 试题(1)此问考查的是唐朝时期中日的友好交往。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根据课本所学,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唐朝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学习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2)此问考查的是中国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从材料中“舍己为人传道义”,说明中国的思想文化精神等传到日本,为日本学习,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习俗。如:文字、节日,茶道,宗教等,“唐风洋溢奈良城”,根据课本所学,日本的奈良城有很多建筑都是仿照唐朝建筑风格建造。 (3)此问考查的是鉴真的相关史实。根据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说的是一位人物舍己传授道义,使唐朝的文化风俗传到了日本的奈良城。结合课本所学,唐朝时鉴真曾六次东渡,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4)此问考查的是学生理解能力,此问如果理解材料的意思结合课本所学就能确定答案。主要是玄奘西行的内容。材料三“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可以判断与唐朝的僧人玄奘有关。他的主要事迹是西游天竺学习佛法,第一个把天竺的地理、历史、佛教、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脱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初的这一举措(  )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史书记载,宋太祖谓“宰相须用读书人”;北宋宰相文彦博说,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南宋高宗则谓,宋朝“设科取士,本欲得贤以共治天下”。宋代实行文治。下列属于其加强文治内容的是(    )

①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②增加科举名额 

③让文官担任要职      

④设立进士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宋太祖为了将财赋收归中央,在地方设置了(  )

A. 藩镇 B. 节度使 C. 转运使 D. 通判

 

查看答案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而北宋时相当于丞相的官职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皇权的不断加强 B. 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C. 丞相权力的扩大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查看答案

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分化事权 B. 重武轻文 C. 设置通判 D. 废除丞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