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是一部列强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随着亡国灭种危机的不断加剧,国人的...

    近代中国是一部列强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随着亡国灭种危机的不断加剧,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1)“在炮口的逼迫下”,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表明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是什么?

材料二:甲午海战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第一次民族觉醒随之涌动……但后来的八国联军战争中国惨败,签订了《辛丑条约》……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开始走上革命道路,推翻了封建帝制的统治。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开始大觉醒。

﹣﹣摘编自正风《中华民族觉醒与复兴的伟大历程》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走上革命道路中华民族开始大觉醒的事例。

材料三: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列强利用巴黎和会对中国权益的侵害和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爱国学生、民众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勇敢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正如一位外国人所说:从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一种令人鼓舞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紧密结合在一起。全国各阶层的人都受到了影响。            

﹣﹣摘自史革新《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

(3)据材料三,指出学生民众举行示威游行这一历史事件的名称。并概括这次民族觉醒的特点。

材料四: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选集》

(4)材料四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侵略与抗争(或反帝反封建) (2)辛亥革命 (3)五四运动 思想和行动紧密结合、参与阶层广泛(答出一点即可) (4)抗日战争 全民族抗战 【解析】 (1)依据材料一“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结合课本所学,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西方列强侵略,使中国认识到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奋起反抗外来侵略。反映了当时侵略与反抗的主题。 (2)依据材料二“中国人民开始走上革命道路,推翻了封建帝制的统治。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开始大觉醒。”可知指的辛亥革命。结合课本所学,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依据材料三“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列强利用巴黎和会对中国权益的侵害和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爱国学生、民众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可知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结合课本所学,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中国,5月4日北京学生汇集在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掀起了五四运动,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由材料“从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一种令人鼓舞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紧密结合在一起。全国各阶层的人都受到了影响。”由此可从这次运动的特点:为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紧密结合,全国个阶层都受到影响,都参与进来。 (4)依据材料四“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由此可知中国反抗日本侵略,是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结合课本所学,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千千万万的人民团结起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表述,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的是

①衣着单一,质量较差

②吃饱吃好,追求营养

③住房短缺,狭小拥挤

④交通发展,出行便捷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口号与主张蕴涵着时代的特征。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抗日救亡

④民主、科学

A. ①②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事件及其影响,搭配不相符的是

A. 遵义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C.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 抗日战争胜利——取得了民族独立

 

查看答案

“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C. 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 坚持立场,排除阻力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