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明确提出铁路乃自强根本,是修筑铁路的积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明确提出铁路乃自强根本,是修筑铁路的积极主张者。19世纪70年代,他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曾拜调过恭亲王(奕诉),向他说明修筑铁路的好处,他也深以为然,但却说没有人敢牵头主持修路事宜。我又恳请他向两宫皇太后(慈安、慈禧)慕明,他说她们受到的压力很大,也不能决定是否该支持修筑铁路,自此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主革命俱已完成,遂积极倡导铁路建设。他曾说:“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他提出了修筑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铁路的宏图伟略,但整个民国时期不过勉强修筑了区区1万余公里。

——摘编自岳麓书社《经济成长历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时代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铁路作用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宏图伟略”在民国时期难以实现的原因。

 

 

(1)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近代化进程开启,守旧势力依然强大。 (2)铁路关系国计民生和民国存亡。政局不稳,战乱频繁,经济凋蔽,技术落后。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铁路乃自强根本”,结合所学可知,李鸿章修筑铁路的主张提出在洋务运动时期,其目的同洋务运动的目的一样,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综合洋务运动时期政治经济状况,一些近代企业的创办,守旧势力依然强大,只是治标不治本,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刺激了中国民族民族主义的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根据材料二可知,孙中山认为修铁路关系国计民生和民国存亡。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的伟大抱负难以实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政局不稳,战乱频繁,经济凋蔽,技术落后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共同原因是(             )

A. 非洲国家的大力支持    B. 日本谋求改善中日关系

C. 美国改变对华政策    D.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查看答案

中共十九大报告确定,继续“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港澳回归后繁荣发展说明

A. 社会主义道路适合香港和澳门

B. “一国两制”政策的普遍性

C. “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

D. 完全自治调动了香港、澳门人民的积极性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省风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1980年粮食产量为5.02亿公斤,第二年为6.70亿公斤,第三年达到7.15亿公斤,其主要原因在于

A.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

C.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形成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查看答案

“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A.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 保家卫国,英雄主义

C. 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D. 解放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查看答案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 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