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选择怎样的治国方略,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选择怎样的治国方略,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民与世无争,天下就会太平。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三   他认为,只是依靠君主和臣下的才干来治国,国家的强盛只是暂时的,这些优秀的人才一旦去世,昔日的富强必将走向衰落;只有依靠稳定的法制,才能使国家的前途不至于走入上述覆辙。于是他提倡“法治”,反对空谈仁义,想要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他的才干也得到了当时最有才能的统治者的赏识,但是由于小人妒忌,他最终并没有亲眼看到这一制度的实现。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体现在哪一本书里面?在西汉初年哪一政策体现了他的“无为而治”?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在哪一时期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成为正统思想?

(3)材料三中的“他”和“当时最有才能的统治者”分别是谁?据材料三概括他的观点。

 

(1)道家、《道德经》、休养生息 (2)孔子、儒家、汉朝 (3)韩非子、秦始皇、提倡法制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民与世无争,天下就会太平”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是老子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他的学说集中体现在里面,在西汉初年休养生息体现了他的“无为而治”。 (2)根据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这句话是孔子说的,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在汉朝时期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成为正统思想。 (3)依据材料三“他提倡“法治”,反对空谈仁义,想要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他的才干也得到了当时最有才能的统治者的赏识”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得到秦始皇的支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三   “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  

材料四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1)指出材料一所涉及的制度和朝代,分析该制度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是谁?他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据材料三分析汉朝政治制度是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分析刘邦分封诸侯的原因及引发的问题。

(4)材料四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来自古代中原地区的丝织品,请判断新疆地区使用中原丝织品,最早可能是在(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边为汉朝一官职的印文。该官职的主要职能是

A. 负责军政

B. 监察官吏

C. 管理赋税

D. 掌管礼仪

 

查看答案

千古帝乡,智慧襄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