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从五四运动爆发到红军长征胜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

从五四运动爆发到红军长征胜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条件下成长壮大,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在学习了这些课文后,历史老师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为主题组织了一次活动研讨,请你共同参与。

(1)五四爱国运动的主力和中心曾发生过怎样的转变?

(2)中共诞生之初,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分别是什么?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3)中共成立初期,由于力量还比较弱小,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选择与国民党合作进行革命斗争,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4)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低潮,在这个艰难的条件下,中共进行过哪些斗争?

 

(1)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2)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领导工人运动。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组建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派军阀的主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上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开展土地革命;秋收起义等 【解析】 (1)依据课本所学,1919年5月4日,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由北京大学的学生首先发起了五四运动。到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举行罢市,支持学生运动,从而这次爱国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的主力也由学生转变为工人,工人阶级在运动中起了巨大作用。 (2)依据课本所学,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制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依据课本所学,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从此,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中国革命,并取得了许多成就,如:1924年,成立了黄埔军校;1926年,进行了北伐战争,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派军阀的主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依据课本所学,1927年,中国共产党遭到的民主革命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是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主要原因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以及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为了挽救革命,中共领导人进行的斗争探索主要有:1927年8月1日,中共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会上通过了土地改革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失败后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革命新局面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等。

(1)请回答出与图一至图四相对应的一个历史事件。

(2)请简述与图三人物相关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3)请依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进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查看答案

下图材料中“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查看答案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这首《松花江上》反映的历史事件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这一历史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一·二九事变    D. 西安事变

 

查看答案

以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

A. 中共一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B. 长征胜利——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 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查看答案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

A. 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C. 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 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