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43年7月,南通数万军民在日伪封锁线上发动全线大破击,鋦倒电杆.挖断公路。曾...

1943年7月,南通数万军民在日伪封锁线上发动全线大破击,鋦倒电杆.挖断公路。曾一夜火烧竹篱色三百里,在敌后战场上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斗争篇章。从斗争的主要日标来看,与此最为相似的抗日斗争是

A. 卢沟桥抗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D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1943年7月,南通数万军民在日伪封锁线上发动全线大破击,锯倒电杆,挖断公路,曾一夜火烧竹篱笆三百里”可知,从斗争的主要目标来看,这一斗争主要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与此最为相似的抗日斗争是百团大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A项是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B项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C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著名战役。D项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7年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某纪念塔题词:“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题词中的“这里”指的是(   

A. 井冈山    B. 瑞金    C. 会宁    D. 南昌

 

查看答案

自强以练兵为耍,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 )

A. 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查看答案

在电影《甲午风云》中看到的历史人物是(    )

A. 李秀成    B. 关天培

C. 邓世昌    D. 林则徐

 

查看答案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某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 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B. 南昌起义的战斗情景

C. 秋收起义的战斗情景    D. 长征途中的战斗情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