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856年发生的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分水岭的事件是(...

1856年发生的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分水岭的事件是(   

A. 北伐失利    B. 天京事变    C. 洪秀全病逝    D. 天京陷落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京事变发生于清朝后期的1856年,是一次太平天国领导层的严重内讧,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在此事件中被杀,翼王石达开因受洪秀全猜忌而出走,另有约二万人丧生。太平天国运动由此走向衰弱。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融合,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哪一战役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图中A、C政权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分别是什么?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是哪一朝代?

材料二 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苏)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J].中国史研究,1992年

(2)从材料二中得出什么信息?有何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其目的是什么?举两例说明“移风易俗”的具体表现。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

 

查看答案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同时也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

〖我会答〗

(1)原始社会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禹的儿子启凭借家族的势力,继承了禹的位置,建立夏朝,标志着什么制度的产生?

(2)西周初期,周王将土地分给宗亲和功臣,建立诸侯国,史称什么制度?说说周王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这种制度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

〖我会填〗

〖跟我游〗

看图回答:

(3)上图的这条路线被称为什么?对其开拓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谁?在中外交流中有何作用?

(4)请你说说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查看答案

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繁荣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下列选项与其无关的是(   )

A. 州牧势力的膨胀    B. 农民起义的打击

C. 王莽施政的危害    D.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查看答案

“人生适意在家山,万里封侯老未还。燕颔虎头成底事,但求生入玉门关”颂扬的是经营西域三十多年的(  )

A. 张骞    B. 班超    C. 班固    D. 甘英

 

查看答案

在历史知识竞赛活动中,主持人出了一道抢答题:洛阳是我国七大著名古都之一。定都于此的王朝除东周、东汉、西晋外,还有?你抢答的是(  )

A. 秦朝    B. 西汉    C. 北魏    D. 东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