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心主任王开玺在《英军焚毁圆明园原因辨析...

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心主任王开玺在《英军焚毁圆明园原因辨析》中说“英军焚毁圆明园最终、最根本的原因,即是要对清帝及清政府进行最严厉、最直接、最深刻的精神打击与惩罚“以表明吾人之愤怒”。其最根本的目的则在于,通过这一打击行动,迫使清廷从此彻底对外屈服,使中国彻底变成其殖民地。”因此王开玺认为英法联军是为了对清朝皇帝及清政府进行精神打击,使其对外国人更加驯服才焚毁圆明园的。

请回答:

(1)圆明园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2)你同意王开玺关于圆明园被焚毁的原因所持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同意。因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期间及战后,英、法获取更多在华利益,俄国侵占中国大量西北东北领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北京西郊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开玺关于圆明园被焚毁的原因所持的观点是正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期间及战后,英、法获取更多在华利益,俄国侵占中国大量西北东北领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些事实都充分证明了英法联军是为了对清朝皇帝及清政府进行精神打击,使其对外国人更加驯服才焚毁圆明园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镜头一:商人身着中山装到北京洽谈生意

B. 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C. 镜头三:商人正在读《申报》,了解新闻

D. 镜头四:商人和他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朋友合影留念

 

查看答案

旧时拥有军队、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割据一方,称为军阀割据。军阀割据以东汉末,唐末,清末以及民国最为严重。20世纪初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根源是(  )

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②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 

③袁世凯死后群龙无首 

④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过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与北京大学历史相符的有

①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②其建立是洋务运动的成果之一

③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④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 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查看答案

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 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刊

B.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C. 陈独秀等以《新有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D. 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