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经过长达5个月的争吵,最终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经过长达5个月的争吵,最终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导致长时间“争眇”的主要原因是(   )

A. 山东主权问题悬而难决    B. 与会各国战略意图不同

C. 战败国人民的强烈抗议    D. 法西斯残余势力的破坏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胜的协约国缔结合约,讨论战后安排。1919年1月~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巴黎和会。会议的操纵国是英、法、美,与会各国战略意图不同,所以他们经过长达5个月的争吵,最终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故B符合题意;山东主权问题悬而难决不是争吵的主要原因,因为中国是弱国,巴黎和会无视中国的权利。故A不符合题意;战败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和法西斯残余势力的破坏不是导致长时间“争吵”的主要原因,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操纵此次会议的国家是

A. 英国、法国、日本

B. 英国、法国、美国

C. 英国、美国、日本

D. 日本、法国、美国

 

查看答案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赛和约》

A. 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B. 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 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D. 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

 

查看答案

苏联钢产量由1928年的430万吨,增加到1940年的1830万吨。1928-1937年,建成大型企业6000多个,建立飞机、汽车、化工、机器制造等新型工业部门。这反映了苏联(   )

A. 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 重工业发展迅速

C. 斯大林模式制约发展    D. 完成农业集体化

 

查看答案

据斯大林在《粮食战线上》一文中统计,20世纪上半叶,苏联某年度国家收购粮食达4.34亿普特(一普特等于16.38千克)。同年,苏联计划在东部地区建立以批工厂,经讨论决定,部分工厂由外国公司负责建设,并允许私人企业参与。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 工业化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严重依赖外资

B. 农业集体化步伐大大加快

C. 余粮收集力度巨大,为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D. 践行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查看答案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

A. 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赫鲁晓夫的改革

C.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D.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