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材料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

材料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第六》

材料四: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五: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截至目前,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教育理念?

(4)材料四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被当时的哪位统治者所采纳?产生了什么影响?

(5)依据材料五,指出孔子学院在中外交流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6)“先人已逝,精神永存”。请你谈谈孔子的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有何价值?

 

 

(1)仁 (2)为政以德 (3)因材施教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历代王朝的正统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 (5)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6)政府要关注民生,减轻人民负担;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个人素质;促进人们相互包容理解,构建和谐社会。 【解析】 (1)结合材料一,依据所学可知,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主张“仁”,主张“仁者爱人”。 (2)结合材料二,依据所学可知,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来治理国家,不是象法家那样依靠刑律惩罚来治理国家,德治也是儒家政治特色,也是中国封建制度之所以能够延续长时间的根本所在。 (3)结合材料三可知“对于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对于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就是针对不同的人教授不同的学问,这就是因材施教。 (4)结合材料四“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依据所学可知,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主张恰好适应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加强皇权加强统治的客观需要,被当时的皇帝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使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历代王朝的正统思想,巩固了统治,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 (5)结合材料五,依据所学可知,孔子学院的推广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6)依据所学可知,孔子的“仁”“德政”“因材施教”等思想主张,启示着我们:政府要关注民生,减轻人民负担;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个人素质;促进人们相互包容理解,构建和谐社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1)依据材料一,完成以下问题。

①周王分封的“对象”是:          

②受封者的“权利”体现在:          

③受封者的“义务”是:          

④分封的“目的”在于:          

材料二: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届,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2)秦始皇为解决材料二中“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问题,在地方管理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你认为秦始皇的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三: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人教版七年级教材

(4)材料三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

(5)汉武帝为解决上述问题接受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矣。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什么主张?这一主张与战国时期哪一思想学派的观点相一致?

(2)材料二中提到了“商君”的哪些改革措施?材料二认为商鞅的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3)材料三中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与中国古代哪一次改革有关?这一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哪些条件?

 

 

查看答案

下图中,政府在标★号的区域设立的管辖机构是( )

A. 西域都护

B. 安西都护府

C. 伊犁将军

D. 北庭都护府

 

查看答案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 焚书坑儒

C. 修筑长城    D. 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查看答案

江南地区在《史记》中曾被描述为“地城辽阔而人烟稀少”,但在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开发。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江南开发因素的是( )

A. 优越的自然条件    B. 北方人口的南迁

C. 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D. 经济重心的南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