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据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据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 

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粱启超

(3)为实现材料三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结果和影响如何?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综上所述四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其主张和历史作用上有什么相同点?

 

(1)自强;(或维护清朝统治);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2)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4)民主和科学;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促进中国在近代化的探索;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师夷长技,维护清朝统治;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2)根据材料二“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的信息可知,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根据材料三“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戊戌变法运动来挽救民族危亡,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德、赛”两先生是指民主和科学,这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都是向西方学习的事件,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的发展,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促进中国在近代化的探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 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 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 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 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材料二: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 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2)材料二中“军人”是指什么人?

材料三:这场战争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列强联军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到1901年腐败的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又战败了,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3)材料三的“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战后“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指哪一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201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孙中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2月,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商报》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

材料三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1)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材料中有关孙中山在1894年—1912年期间的具体革命活动。

(2)材料二评价孙中山有五个“不知”,你怎么理解?结合材料三,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3)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由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 参议院    B. 国务院    C. 国会    D. 议会

 

查看答案

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地方。“这里”是指

A. 井冈山

B. 南昌

C. 遵义

D. 瑞金

 

查看答案

下列历史人物中,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