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列对北京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B. 能使用天然火 ...

下列对北京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B. 能使用天然火

C. 模样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    D. 生活在险恶的环境里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故C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北京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故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故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北京人生活在险恶的环境里,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过群居生活。故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孔子是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政治主张有哪些?

(2)作为一位大教育家,他在教育上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3)他的思想被整理成哪部著作?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有关上图的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1)材料中的平原是指哪里?

(2)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指的是什么?

(3)它有何功能?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1)请说出:商鞅变法的时间?

(2)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查看答案

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