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材料三:春秋时期,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

请回答:

(1)材料一说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这一情况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特征?

(2)材料二中首先称霸诸侯的是哪一诸侯国?除了“桓公”外,该时期称霸中原的霸主还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上述问题,说说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什么重要影响?

 

(1)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2)齐国;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3)在争霸的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信息可知,材料说的是周天子夺了郑庄公的权,他就不去朝拜他了。秋天,就派诸侯进攻郑国,结果周天子被打败了还被射伤。说明周王室地位下降,势力大减,这种局面出现在春秋时期。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可知,桓公是齐国国君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势力大增,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除齐桓公外,之后的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也先后称霸中原。 (3)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诸侯争霸的积极影响是很多诸侯国被兼并,出现了大的诸侯国,这就为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与周边民族的斗争和杂居共处也促进了民族交融;消极影响是长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巨大飞跃,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某兴趣小组以“王朝更替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王朝更替)

(1)请你完成表格,记住夏、商、西周三代的更迭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亡国君主

 

 

阳城

 

约公元前1600年

 

亳(后迁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镐京

周幽王

 

 

 

(制度创新)

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材料二:(周)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封尚父于营丘,日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日鲁……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2)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出现?

(3)材料二反映的是周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实施下受封者该履行什么样的义务?周朝实施该制度有什么样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请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物。

(1)此人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后来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_____

(2)由他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_____

(3)此人出生于卫国,入秦后,主持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国家。_____

(4)春秋时期,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_____

(5)他是原始社会的最后一位首领,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第一位国君。他是_____

 

查看答案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1)甲骨文是中国_____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1899年,清朝人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等地出土了大量甲骨。

(3)甲骨文使用_____、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查看答案

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

(1)大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在_____

(2)商朝多次迁都,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_____,此后,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

(3)西周灭亡后,周平王把都城迁到_____,东周由此开始。

 

查看答案

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