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反映了封建政权由开放的政策转为逐渐封闭的对外政策的过程,从一个侧...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反映了封建政权由开放的政策转为逐渐封闭的对外政策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从强盛到衰落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图二、图三中的人物各自到达的终点是哪里?图三人物出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1546年某官员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偻寇的烧杀抢掠,他有心杀贼,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

(2)请说出该官员的名字?为杀贼他做了哪些努力?这段文字反映出明朝当时怎样的对外关系?

材料三: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在陆上则有恰克图与外国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的对外政策并从材料找出该政策的影响?

(4)从以上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发展趋势?

(5)对当今我国的国际交往有何启示?

 

(1)天竺,日本,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2)威继光,训练戚家军,创造鸳鴦阵,出现冲突。 (3)闭关锁国.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4)由开放到闭关。 (5)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掌握交往的主动权,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不夜郎自大。 【解析】 (1)依据课本所学,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的邀请,六次东渡,用了12年,困难重重。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到达日本;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西行路途遥远,他不畏艰险,历尽磨难,为追求真理,坚忍不拔,意志坚定。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宣扬国威,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2)依据课本所学,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创造鸳鴦阵,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决心,表达了一种不图名利、只求报国的爱国精神;材料三反映了明朝与倭寇之间的战争,明朝对外政策:战争冲突。 (3)依据材料三“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可知反映的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依据课本所学,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导致清朝与世界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4)依据材料一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反映了唐朝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郑和下西洋反映了明朝对外开放政策;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由此得出我国对外政策:由开放政策到闭关锁国。 (5)依据课本所学,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清朝与世界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遭受外来侵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由此得出: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对外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掌握交往的主动权,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不夜郎自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每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特点,也都遵循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农业经济的共同规律。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宋高宗)谕大臣:“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宋史》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时期谚语

(1)材料一体现出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产生该情况的原因。

材料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货币的改革。观察下面图片:北宋纸币铜版。

(2)材料二中的铜板制出的纸币叫什么?它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这一类货币的产生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如果你是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海上丝绸之路时你会装载什么货物?你知道海上丝綢之路什么时候进入鼎盛时期吗?

(4)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查看答案

学习中国古代史不难发现每个王朝都会经历由盛而衰的一个过程,而下一朝统治者又会吸取他的教训,进一步加强王权。回顾历史我们不光有兴叹,还要以史为鉴,借古知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王朝盛世

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干群趋……来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唐•柳宗元

(1)“文皇”指的是谁?他开创的治世是哪一个?他之后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这个女皇帝是谁?她的统治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生产,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朝的改革措施。

(2)该次改革后出现了什么治世?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哪一个?

(3)材料一、二中涉及到的三位帝王在治国上有何共同之处?

(二)穷途末路

材料三:“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

—李世民

(4)李世民认为隋炀帝“身戳国灭”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材料四:“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闻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明末流传的民谣

(5)“闯王”指的是谁?他们推翻了哪个王朝?起义的根源是什么?

(三)鉴古知今

(6)以上材料中朝代的兴亡,给我们当代执政者的警示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中国古典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元末明初,我国的白话小说进入了成熟阶段。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三国演义》

D. 《水浒传》

 

查看答案

(题文)元、明、清三个朝代共有的一个趋势就是进一步加强皇权。使皇权至高无上趋势到达极致的表现是

A. 设立锦衣卫

B. 设立军机处

C. 大兴文字狱

D. 册封“达赖”“班禅”

 

查看答案

下表是清朝前期雍正到嘉庆年间土地与人口变化图。从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时间

人口(亿)

全国耕地(万顷)

人均耕地(亩)

雍正1934年

1.09422

820.35

7.50

乾隆1753年

1.8368

677.58

3.69

乾隆1784年

2.8633

700.94

2.45

嘉庆1812年

3.3370

727.08

2.18

 

 

A. 土地兼并有所好转

B. 人地之争矛盾日益突出

C. 重农抑商政策失效

D. 传统农业没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