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

(1)上述词句是谁的作品?

(2)这位作者创作的词的特点是什么?

(3)两宋时期还有那几位著名词人?他们的词作的特点是什么?

 

(1)苏轼。 (2)豪迈飘逸。 (3)李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辛弃疾:胸怀恢复中原的壮志,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是北宋的苏轼。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轼的词的特点是常常借助瑰丽雄壮的意象和恢宏阔大的意境来抒发慷慨豪情。他将充沛激昂甚至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慷慨豪迈的意象,恢宏雄壮的气势,阔大雄伟的场面感染读者,读来音调激越奔放,铿锵有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还有李清照和辛弃疾,李清照善于用白描的手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词人的多愁善感。在塑造形象,开创意境,运用语言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色形成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情真意切,含蓄而丰富,细腻而委婉,清新而自然,被不少评论家推为婉约词牌的正宗。辛弃疾词的特点是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1)宋初设通判的目的何在?为达到此目的,宋朝除此之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2)材料二反映了宋初实行怎样的政策?分析这种做法的利弊。

材料三:如图

(3)宋代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是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蜀中旧使交子,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商品的交易媒介发生了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与传统交易媒介相比有何优点?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梦”实现的建议。

 

查看答案

如下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  )

A. 吴道子    B. 赵孟頫    C. 阎立本    D. 张择端

 

查看答案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宋代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繁荣。下列有关宋代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东京、临安商业比唐都长安更繁荣    ②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③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            ④交子、会子等纸币与铜钱等并行使用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江南的开发

B. 开元盛世

C. 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

D. 闭关锁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