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

(2)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材料二中的相应人物填写在括号里。

以法治国——

民贵君轻——

(3)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近日,校园中屡次出现破坏公物的现象,根据你对儒、法、道三家思想的理解,谈谈如何遏制校园内“破坏公物”的行为。(三家任选一个即可)

 

(1)孔子创立的学派:儒家学派。思想的核心:“仁”。 (2)韩非孟子 (3)儒家:耐心教育感化学生,使学生加强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 法家:制定规章制度,严格惩罚破坏公物的学生。 道家:顺应自然,不必过于强求学生,让学生自己慢慢认识到错误。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的意思,他希望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情,为政以德。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强调法治,提倡改革,反对空谈仁义,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所以“以法治国”对应的是韩非。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所以“民贵君轻”对应的是孟子。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用儒家思想来遏制校园内“破坏公物”的行为,儒家主张“仁爱”“为政以德”,对于破坏公物的行为,应该注重道德感化和说服教育,使学生心悦诚服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真心悔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哲理和智慧,泽被后世,光耀世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万世师表”是对谁的赞誉?他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材料二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促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2)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哪两种“和谐”?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你列举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

 

查看答案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儒墨两家,故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秦朝统治者践行的却是法家思想,其原因在于(  )

A. 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B.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 提倡法治专制集权    D.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查看答案

对于政治,他主张改革,实行法治;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他”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   )

A. 孔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

 

查看答案

历史活动课上,一学生说出这样的台词:“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他代表的思想流派应该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A. “兼爱”“非攻”

B. “仁政”治国

C. 提倡法治

D. “无为而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