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或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或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

(1)史实: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推论: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2)史实: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推论:西周的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3)史实: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之赏。

——《汉书.食货志》

推论:商鞅变法确立新的经济秩序。(▲)

(4)史实:汉文帝下诏说:“当今百姓有过错,还没有对他进行教化就滥施刑罚……刑罚重到截断人肢体、深刻人肌肤,终身不能消除的地步,这是多么惨痛而不道德啊!……应该废除肉刑,用别的律条来代替它。”   

——郭建《正说“文景之治”四十年》

推论:汉文帝受儒家思想影响,反对使用刑罚。(▲)

(5)史实:公元前106年,有13名刺史被任命。他们直接对中央政府负责,每一个刺史负责视察帝国中包括一批郡和国的指定的区域。          

——《剑桥中国秦汉史》

推论: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6)史实:(司马炎即位之初)立即分封宗室二十七王;另一个措施是任用宗王为重要诸州的都督。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推论:西晋时期诸侯王的势力增强。(▲)

 

(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6)正确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禅让制度,天下为家指的是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开启了世袭制。因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的推论正确。 (2)通过题干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目的是“以藩屏周”,即分封诸侯,让这些诸侯国替周天子镇守疆土,以巩固西周的统治,而不是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制度到秦始皇时期才正式建立。所以,题干推论的说法错误。 (3)根据题干可知,“坏井田,开阡陌”和“急(积极)耕战之赏”中包含了商鞅变法在经济上的措施,即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奖励耕织。所以,此举确立了新的经济秩序,推论正确。 (4)题干中汉文帝下诏要对百姓进行教化,即以德化民;同时还提出废除肉刑,用其他律条来代替肉刑。而推论中提及的儒家思想与教化民众比较符合,但并没有说反对刑罚,而是减轻刑罚,用其他律条来代替肉刑。所以,推论的说法错误。 (5)根据题干可知,刺史监察的郡国是西汉的地方机构,以此加强了西汉政府对郡县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加强了监督,有利于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所以,推论正确。 (6)根据题干可知,任用宗王为重要诸州的都督的措施表明了西晋建国初分封的二十七个诸侯王的权力很大,故推论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有“书圣”之称,其代表作品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孝文帝将鲜卑姓改为汉姓,改“拓跋”为“元”,改“拔拔”为“长孙”,改“独孤”为“刘”。这一做法的意义是

A. 实现南北统一    B. 推动经济发展

C. 促进民族交融    D. 加强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东汉至西晋时期各民族内迁及其分布示意图,内迁民族的名称与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 ①鲜卑  ②匈奴、羯  ③羌  ④氐

B. ①匈奴、羯  ②鲜卑  ③氐  ④羌

C. ①羌  ②氐  ③匈奴、羯  ④鲜卑

D. ①氐  ②鲜卑  ③羌  ④匈奴、羯

 

查看答案

下图为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可以用于研究下列哪一历史主题

A.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城市生活    B.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服饰演变

C. 三国两晋时期南方农业的发展    D. 三国两晋时期北方民族的交融

 

查看答案

学会运用原因和结果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下表中因 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A

陈胜吴广起义

秦军主力被歼灭

B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秦朝二世而亡

C

春秋后期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

农业出现深耕细作

D

张骞通西域

“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