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人文主义思想通过绘画、文学作品和各种著作流传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下列...

人文主义思想通过绘画、文学作品和各种著作流传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下列作品与以上叙述不相吻合的是( )

A. 《神曲》    B. 《最后的晚餐》    C. 《哈姆雷特》    D. 《大宪章》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但丁,他的代表作品是《神曲》,还有意大利的艺术大师达·芬奇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英国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品《哈姆雷特》等;因此《神曲》、《最后的晚餐》、《哈姆雷特》与“人文主义思想通过绘画、文学作品和各种著作流传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吻合,不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前,纵观整个知识分子阶层,除了王韬、黄遵宪等人明确称赞日本,主张学习日本外,大多数都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尤其对日本改变祖宗成法,仿效西洋政治制度的做法不能接受。                            

——《甲午战败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他编写的《日本变政考》。此书分条记载了从明治元年(1868年)起至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止的明治维新的大事。康有为宣称“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光绪帝见到此书如获至宝,将它作为百日维新的指南。

——《康有为变法思想新探》

材料三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戊戌变法派曾真诚地相信,由于中国“广土众民,十倍于日,又无封建之强侯,更无大将军之霸主,……(中国)就今岁入,已逾万万,……彼(日本)与我同俗,则考其变政之次第,……取其精华,在一转移间耳。”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大多数知识分子讽刺日本仿效西洋政治制度?并举例说明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对明治维新的看法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材料三,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二: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 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并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及它方面的强国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查看答案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依据材料指出文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并分别列举出面对侵略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查看答案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

A. 1839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 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一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     )

A. 戊戌变法    B. 鸦片战争    C. 洋务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