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

A. 1839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 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现象”是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历史结论”是从前提推论出来的判断,一般指对人或事物所下的最后论断。选项中ABC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属于“历史现象”,D项是在史实的基础上做出的推断,属于“历史结论”。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一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     )

A. 戊戌变法    B. 鸦片战争    C. 洋务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

 

查看答案

在近代某一条约签署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个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一位诗人曾赋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的创作背景是(     )

A. 洋务运动破产    B. 《马关条约》签订

C.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 公车上书失败

 

查看答案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查看答案

吕思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文化上的落后。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

创立拜上帝教  奉行平均主义  重建等级礼制  提倡效法西方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