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理洪水10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B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材料三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该工程有什么功能?

(3)材料三中的“轩辕”是谁?他和炎帝被称为什么?

(4)炎黄通过哪次大战平定蚩尤乱?

 

(1)A指禹,B指李冰 (2)都江堰。都江堰具有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3)黄帝,人文始祖 (4)涿鹿之战 【解析】(1)根据材料一“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理洪水10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的爱戴,被尊称为“大禹”,因此A指禹。根据材料二“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因此B指李冰。 (2)根据材料二及(1)的分析可知,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是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因此都江堰具有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轩辕黄帝”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炎帝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用能辨明方向的指南车,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因此材料三中的“轩辕”是黄帝;他和炎帝被称为人文始祖。 (4)根据(3)的分析可知,炎黄通过涿鹿之战平定蚩尤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看图回答问题:

以上两种住房分别对应我国农耕时期什么原始居民?

房屋的名称分别叫什么?

他们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

(2)看图回答问题:

①此图反应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自上而下依次分成哪四个等级?

该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括号中应填的是(     )

A. 西周、春秋    B. 春秋、战国

C. 西周、东周    D. 东周、战国

 

查看答案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这种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大篆    C. 小篆    D. 隶书

 

查看答案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是在( )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D. 西汉

 

查看答案

下列历史人物中,不是春秋时期的是(     )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周武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