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考试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这一制度形成于( )
A. 汉朝 B. 隋朝 C. 宋朝 D. 明朝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 秦隋宋 B. 秦隋元 C. 秦元明 D. 隋元明
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下图是该节目提到的古典诗词。它出自孔子的( )
A. 礼治思想 B. 仁政思想
C. 教育思想 D. 法治思想
海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一直与海洋息息相关。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经略海洋——中国篇】
(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____ 和红海沿岸。与材料中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洋务派是如何做的?
【角逐海洋——世界篇】
(2)写出促使罗马称霸地中海的关键战役的名称。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推动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因素是什么?
【走向深蓝——发展篇】
(3)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成立于何时?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海防力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根本原因。
【和谐海洋——启示篇】
海纳百川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华之一,体现了包容并蓄的美德,……构建“和谐海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持和平走向海洋、建设“强而不霸”的新型海洋强国,已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海洋文明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步骤。
(4)综合以上探究,请你就如何构建和谐海洋提一条建议。
西方的近代化依次经历了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中国则与之不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西方近代化】
材料一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写出15—18世纪,影响近代欧洲“人心改变”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2分)欧美先进国家政治上发生“深刻而巨大的嬗变”指的是什么?(1分)
【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中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分析与比较】
材料三 “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所呈现的特点?
(4)导致中国与西方近代化道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天朝梦·勿忘国耻】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锁国、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回答材料一中所述的第一次灾难性战争的名称和影响。
【复兴梦·黎明曙光】
材料二 十月革命发生于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列宁等人的领导下,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士兵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九年级(上)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俄国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和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强国梦·融入世界】
材料三 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认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
——2017年1月18日 《新华社》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开端是什么?上述三则材料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