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确“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确“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

A. 重视陆地忽视海防    B. 积极发展国内市场

C.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 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中国“选择了陆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选择海洋是指英国建立海上霸权,跨过大洋对落后国家进行侵略、掠夺。比较而言,中国选择陆地,尤其是18世纪中后期,应该指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因为A、B、D三项所述都不符合史实,18世纪中后期的封建中国既没有积极发展国内市场,也没有加强发展陆路交通,而A项所述也没有相关史实支持,答案为B。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和平交流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下列图片与“和平交流”无关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现在中医已迈出中国,走向世界。下列属于中医学著作的是:( )

A. 《伤寒杂病论》    B. 《农桑辑要》    C. 《齐民要术》    D. 《天工开物》

 

查看答案

以下主张突出体现朴素民本思想的是:(  )

A. 礼法并施    B. 清静无为    C. 民贵君轻    D. 为政以德

 

查看答案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三种发明已经改变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的状态。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方面。

——培根《新工具》

材料二

图一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变化图   图二  1870年—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一方面,造成日本近10万房屋被毁,20多万平民伤亡;另一方面,加剧了日本投降。

(1)材料一中所说的第二种和第三种发明分别指什么?以其中一例说明它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2)请问图一、图二的产量有何变化,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分析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4)从当今时代主题的角度,说说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

 

查看答案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和“世界梦”的有机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沟通】

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丝绸之路起止点的名称。

A:            (城市);F:             (地区或国家)。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

【当代开放】

材料二: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据材料二中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我国设计经济特区的目的又是什么?

材料三:“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3)对比材料二、三,分析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学史感悟】

材料四:古代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公和和推崇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

(4)据材料四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精神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