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

阅读下列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上图为1951年3月1日山东莱县人民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材料二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1)分析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

(2)材料二的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3)分析材料三,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1)土地改革运动。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 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言之有理即可) (3)“左”倾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4)政策的制定应实事求是,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利益;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任答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新中国土地改革相关知识,从图片中的所反映的信息“1951年3月1日,山东莱县政府发给人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可知,这是土地改革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农民通过土地改革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人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运动主要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即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相关知识,图片中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完成的标志性意义是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相关知识,从图表信息“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结合表中各项数据在1960年均大幅下降,其原因是在“左”倾错误指导下出现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4)本题考查新中国经济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如政策的制定应实事求是,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利益;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后党在农村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四次调整,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一、1950年到1952年实施的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二、农业合作化: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选,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955年,政府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三、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党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级性,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全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1950开始的土地改革相比,不同之处是(  )

A.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 当时普遍得到农民的好评

 

查看答案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

A. 两个凡是提出    B. 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

C.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查看答案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哪一次会议的召开?(      )

A. 遵义会议    B. 中共七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八大

 

查看答案

下图是流行于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幅宣传画,画中的女孩在当时却不能真正地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原因是当时(     )

A. 全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             B. 蒋介石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C. 全国掀起“大跃进”运动浪潮    D. 全国出现“停课闹革命”的局面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大跃进”运动时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