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再现历史,《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是围内首部记叙邓小平最后二十年辉煌岁月的纪实作品。请结合下面该书中所节选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历史需要回眸。同样,回眸历史需要距离。一个人、一本书、一篇文章,要经历史的检验考查才看得出其真正价值。1998年北京某出版社推出了一本畅销书《影响中国
人一个世纪的最重要的文章》,被列入开篇之作的便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确,此文的发表掀开了社会主义中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崭新篇章,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深刻地影响当代中国。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会议对中国普通百姓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于中央工作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召开。由于中央工作会议作了充分的准备,三中全会会期虽短,但是实现了从“两个凡是”向实事求是的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封闭和墨守成规向改革开放的转变。全会发起了推动中国社会加速发展的“第二次革命”,宣告了中词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发表于哪场思想解放运动中?这场解放运动冲破了哪种思想的束缚,掀开了历史的崭新篇章?对于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
(2)请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内容说一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怎样的转变?
(3)这一会议的召开宣告了哪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阅读下列材料: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
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中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有一位老人”指的是谁?
(2)他划出这个“圈”指的是什么? 当时在广东划的“圈”里有哪几座城市?
(3)为什么说1992你又是一个春天,这一年这位老人作出了什么决策?
(4)从他说的话及其产生的影响等,你认为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
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请回答:
(1)材料中,毛泽东说的敌人主要指的是哪个国家?这里的出兵是向什么地方出兵?
(2)后来中国是在那一年正式出兵的?
(3)中国参战的结果怎样?这次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广安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故乡。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党的七大上 B. 党的八大上
C.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党的十五大上
我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为:( )
A. 马列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思想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