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规定“第一条: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还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民主和法制,这两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材料三: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法律文献?(2分)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2分)该文献的性质是什么?(2分)贯穿着什么原则?(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有哪些?(至少说出二项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汲取什么教训?(4分)
(14分)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建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文
请回答:
(1)“三年以来”,主要指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哪一历史时期?(2分)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哪一次会议?(2分)
(2)“三十年以来”,主要指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哪一历史时期?(2分)这一时期胜利的标志是什么(2分)
(3)184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2分)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名单中,两次以上名列其中的总共不超过10人,邓小平就是其中之一。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在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
A.厦门 B.广州 C.海南 D.上海
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其重点是:( )
A.户籍改革 B.国有企业的改革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加强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