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中国古代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材料一是唐朝时期发明和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图片。它们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_。(4分)

材料二: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都城。南方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材料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为了保障该政策的实施又采取了哪些措施?(5分)

 

(1)曲辕犁、筒车 (2) 变化: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主要原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3)政策:重视农业,把农桑作为“本”对待; 措施: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图片、材料相结合的简答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此题分设3问来进行考查。 (1)此题通过图片考查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相关知识点。观察图片及提示可以确定该图为筒车和曲辕犁。根据所学知识,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那时人们积极抗旱,治理蝗灾,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 (2)此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超过北方。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3)此题考查元朝的建立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向全国颁发《农桑辑要》一书,指导农业生产。确定“以农桑为急务”,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禁止牲畜损坏庄稼。把农业生产的好坏,作为评定地方官政绩优劣的依据;还治理黄河,各处设河渠司,以兴举水利,修理河堤;推广棉花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元朝的建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你仔细观察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13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图描述的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_(水利工程的名称?(2分)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1分)

B.余杭指今                     1分)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6分)

4)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3分)

 

查看答案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形象展现了哪个城市风貌?是当时城市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艺术长卷(   )。

A.长安        B.洛阳          C.临安           D.汴京

 

查看答案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查看答案

下列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娱乐场所是(  

A.手工业作坊     B.市       C.瓦子    D.坊

 

查看答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首诗描写的是宋代的什么节日(   )?

A.元旦        B.中秋        C.春节       D.寒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