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4分) 材料一:《史记》对西汉时期南方的描述: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和鱼为...

(14分)

材料一:《史记》对西汉时期南方的描述: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和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都很贫困。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材料三:(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四:元世祖重视农业的发展。多次下令……

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学过的知识请你说数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4分)

(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有什么变化?(2分)

(4)材料四中描述了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但其具体措施没有。你能为其补充完整吗?(3分)

(5)结合材料说说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3分)

 

(1)①优越的自然条件②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力③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秩序安定 ④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答对其中的2条即可)(2分) (2)表现:①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②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③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④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⑤茶树的栽培有很大的发展。(答对其中的4条即可)(4分) (3)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2分) (4)①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②治理黄河③推广棉花的种植。(3分) (5)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言之有理即可)(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是:南方战乱少;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的南移农业发展表现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农业发展表现:①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②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流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③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④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⑤茶树的栽培有很大的发展。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都是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表现。材料三:的“(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都说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4)本题考查的是元世祖重视农业的措施。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世祖重视农业,他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5) 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是:南方战乱少;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要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分)

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说:“我们说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

(1) 以上材料围绕着我国哪种选官制度而言的?(2分)

(2)该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2分)

(3)我国古代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唐朝时这种选举制度有哪些发展?(3分)

(5)此项制度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4分)

(6)从古代的科举制到今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考试制度仍然是选拔人才和官员的一个重要手段。请谈谈对考试的认识?(3分)

 

查看答案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20分)

满分5 manfen5.com

 

(1)请判断图(一)和图(二)分别为哪个朝代的运河:图一:________图二:________(4分)

(2)图(一)大运河的中心点①是_________,最北端到达②是_________,最南端到达③是_________(6分)

运河四段:  C.      D.      E.          F.       (4分)

(3)图 (二)运河开凿的皇帝是__________(2分)

(4)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两条运河的不同点(至少一点)(2分)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大运河开通的历史作用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一位生活在元朝大都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到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从刘家港海运大米到直沽

D.到西藏经商到驻藏大臣的热情款待

 

查看答案

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苦深冤重。塑造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是(  

A.苏轼       B.关汉卿       C.李清照       D.杜甫

 

查看答案

北宋时候出现了我国四大发明中的(    

A.造纸术和火药                   B.火药和指南针

C.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和造纸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