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日关系是两千多年友好,五十年对抗.” ...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日关系是两千多年友好,五十年对抗.”

——周恩来

材料二:2014年是中国新的甲午年, 每每道出“甲午”二字,我们联想120年来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画面,荡气回肠之感必定油然而生。不会忘记,1894年,19世纪第二个甲午年。惨烈的大海战,让中华儿女拳拳赤子之心震颤…… 

——人民网社评

材料三: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中日之间现在真正的矛盾冲突,对于中日关系最致命的冲突,可能还不是历史认知的问题,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

——摘自新华网

(1)材料一中日之间“五十年对抗”完全是由日本对华侵略造成的,请举出近代史上日本发动或参与的三次侵华战争。(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惨烈的大海战”指什么?在这次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4)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请你谈谈处理中日关系应持怎样的正确态度?(2分)

 

(1)甲午中日战争(1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学生如果答“抗日战争”也可给分)(1分)。 (2)黄海海战(2分);邓世昌(2分)。 (3)主要因素: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田问题)(答出其中一点即可,满分2分)。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互相尊敬和理解;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意思相近、酌情给分,满分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史上中日关系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94年到1895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到1901年日本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第(2)问,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中“1894年”等信息可以得出其指的是在1894年到1895年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与日军展开了战争,最终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当今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以及学生对于历史史料的解读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中的“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可以知道,影响当今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田问题)。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本题主讲中日关系。中日关系是两千多年友好,五十年对抗。历史证明友好有助于双方发展,对抗对双方都有不利的影响,所以双方都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互相尊敬和理解;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等。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血染卢沟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认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原因与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2分)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这一年哪次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领导者是谁?(4分)

(3)你认为“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是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查看答案

2014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为了更好的缅怀这位伟人,小华学习中国近代史后,制作了邓小平参与指挥的重大战役知识结构图。对此,小明说:“图中有一项内容是不正确的。”你赞同小明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改错题(下面每题两处标有着重号的内容,其中一处是错误的,请指出错误之处并加以订正。每题3分,共15分)

1、严复是维新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以译著《海国图志》影响最大,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错误:           订正:        

2、毛泽东点燃“星星之火”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

错误:           订正:        

3、2014年12月13日,我国在南京首次举行国家公祭,这是为了纪念1937年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七七事变中的死难同胞。

满分5 manfen5.com

 

错误:           订正:        

4、小明以“中国共产党会议史”为主题整理所学内容,下列搭配有一处是错误的,请你帮助找出来。

满分5 manfen5.com

错误:           订正:        

5、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1945年的南京

满分5 manfen5.com

 

错误:           订正:              

 

查看答案

《孙子兵法•谋略篇》中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大意:所以百战百胜,不是最好的;不战斗就能使敌人屈服,才是最好的)。下列哪座城市的解放体现了上述策略(   

A、南京       B、 北平        C、沈阳        D、天津

 

查看答案

日本投降后,重庆有一个灯谜,谜面是“日本无条件宣告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①屈原(原子弹)②苏武(苏联)。对此,最准确的认识应当是(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它准确反映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D、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