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遵义会议 D.挺进中原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逐渐汇入到工业文明大潮中的重要事件。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 培养了了解西方的改革人才 B.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C. 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封建教育体制 D.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 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我们 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 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 松地把消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商品的生 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 焦虑地奔忙。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 间就要互相杀戮,这让每个想到将来的人,都会充满忧虑和恐惧。
——1938年爱因斯坦致纽约世博会的信
材料三:高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 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到 21 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 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 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评述材料中关于科技革命影响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 确,史论结合。)
(8分)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 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 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 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 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 人情是怎么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 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 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中这场“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什么?(1 分)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从西方文明中采纳了哪些“具有直接 实用价值的东西”?(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学习“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有何重大的探索活动?(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深圳“敢闯”有什么重大 举措?(1 分)并说明这一举措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或影响。(1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近现代中国的探索中,你获得了什 么认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