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和“

”分别表示氢和氧两种元素的原子.(已知氢、氧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H-1  O-16)
| 分子 | 甲 | 乙 | 
| 结构示意图 |  |  | 
计算m个甲分子与n个乙分子的质量比(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计算:
(1)铟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
(2)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______.
(3)铟原子的中子数______.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了两个问题.

(1)如图1所示是研究燃烧的某一条件.
【步骤1】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浸入热水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2】打开K
1,关闭K
2,将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
①B、C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为______
                查看答案
            
                课堂上老师按图I装置进行分子运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II所示.

(1)图I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同学们按图II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1】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步骤2】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回答问题:
①实验中,E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②除了证明分子运动,由此实验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③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若木条熄灭,则说明收集已满.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B、D、E三种物质;B和G均是黑色固体,B和F的溶液混合后也能产生D;D和J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J能用于光合作用和灭火.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名称:A
    ;B
    .
(2)G在D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
    .文字表达式为
    .
(3)L的溶液俗称为
    .写出J与L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