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右图为小敏同学2011年9月29日购买的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这种口服液存在的问题是______,其中的锌是指______(填:“原子”或“元素”),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现有20mL该口服液,其中含锌6.5mg,则20mL该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质量是______mg;
(3)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品质优良的这种口服液______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求.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很多同学爱吃的某些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的化学式为C
3H
5ON.回答下列问题:
(1)丙烯酰胺由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丙烯酰胺分子中有______个原子.
(2)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3)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4)丙烯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精确到0.1%)
查看答案
某同学设计下表所示实验,探究金属铜对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
| 操作 | 装置 | 现象 |
| 1、取一小块铜丝网,卷成筒形,固定在铜丝上. |  | |
| 2、分别向①和②中注入15mL、30%的H2O2,并放入盛有热水的③中. |  | 约1min后可观察到① 和②中都有少量气泡产生 |
| 3、把铜丝插入①中. |  | ①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约5min后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②中仍然有少量气泡产生 |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①名称是______,仪器③的名称是______;
(2)仪器②中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如果用本实验探究铜是不是H
2O
2分解的催化剂,需要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其中必要的是______.
A.称量实验前铜丝网的质量
B.将实验后的铜丝网干燥、称重
C.向仪器中加入二氧化锰
D.做探究铜丝化学性质是否改变的实验.
查看答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上表中图1,回答:三种仪器中,用于取少量液体的是______.(填名称)
(2)图2所示的操作中,正确的为______(填字母); 错图中的明显错误是______.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制取的气体是______,写出用该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反应原理(用符号表达式表示)______ 2H
2O+O
2↑
查看答案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3Li锂 6.941 | 4Be铵 9.012 | 5B硼 10.81 | 6C碳 12.01 | 7N氮 14.01 | 8 O氧 16.00 | 9F氟 19.00 | 10Ne氖 20.18 |
11Na钠 22.99 | 12Mg 镁 24.31 | 13Al 铝 26.98 | 14Si 硅 28.09 | 15P磷 30.97 | 16S硫 32.06 | 17Cl 氯 35.45 | 18Ar氩 29.95 |
(1)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6~12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有______;(填元素符号)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
(4)几年前,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116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
(5)善于总结和发现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途径,请写出表中你发现的一条规律______.
查看答案
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G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①B→F______ CO
2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