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我国法城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以良法保障善治。

立法有温度,民生总关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所盼所需,加快推进民生领域立法。2019年12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充分回应百姓关切,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草案)》,全面保护长江流城生态环境;表决通过了我国卫生健康领城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为百姓健康提供更强的保障……一部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将不断颁布施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实现良法善治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立法遵循的重要原则。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坚持这一原则的理由。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规定的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宪法和基本法律,将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审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良法保障善治。 (2)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立法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立法工作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所盼所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③立法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能够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解析】 本题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的作用为材料,从《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实现良法善治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试题设问主体是全国人大,结合材料可以发现解答本题知识角度主要有:全国人大的性质、全国人大的职权。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和最高监督权。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所盼所需,加快推进民生领域立法”,这说明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规定的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宪法和基本法律,将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充分回应百姓关切,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一部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将不断颁布施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审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良法保障善治。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由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以人民为中心,首先要考虑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立法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材料主旨是法治,考生可联想法律体现人民意志,然后从立法角度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立法工作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所盼所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立法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能够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1年,人类历史上发生了这样一件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苏联,这个有着2240多万平方公里的横跨欧亚两洲庞大疆域的大国、强国,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自然变故的情况下,顷刻之间解体覆亡。苏联共产党在拥有35万多名党员的时候,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执掌了全国政权;在拥有554万多名党员的时候,领导人民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为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立下了不朽功勋;而在拥有近2000万名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执政地位,亡党亡国。

1990年,苏联一报刊曾以“苏共代表谁"为题在部分群众中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只占7% ,认为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1)以上材料和史实集中说明个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运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

 

查看答案

    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这不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对中华民族民族意志和民族精神的一次严峻考验。

2020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决服从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挥。

2020年2月 14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会议针对当前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求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要求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2月15日,国务院有关部门就深化改革委员会提出的部署,开始着手起草《生物安全法草案》,《草案》起草过程将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最终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党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领导,并谈谈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党的执政方式的。

 

查看答案

    在近现代中国,发生了两个影响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关键选择。

第一个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进行一次又一次抗争,但最终都归于失败。1921年,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走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党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长期受侵略受欺凌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第二个选择:我们党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经过40多年的奋斗,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能担当大任的原因。

 

查看答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对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了全面部署。关于依法治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②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③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④国家机关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推行村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该制度坚持定向原则,规范村民议事代表推选工作。议事代表定向产生并向推选他的村民定向收集意见建议,定向反馈议事结果,定向宣传政策定向化解矛盾。该区的做法(    )

①巩固了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领导②确立了人民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的主人翁地位

③提高了群众参与集体事务决策和监督的积极性④是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