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古籍遇到数字技术,静态的文物就“活了起来”。 20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古籍遇到数字技术,静态的文物就“活了起来”。

2019年11月,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20家地方图书馆联合举办古籍数字资源共享发布活动,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7200余部(件)。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资源总量已超过3.3万部,免费服务大众阅览和学术研究。

从信息承载介质演进的历史来看,古籍数字化是一种必然。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国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后来被记录在竹木简和布帛上,而在造纸术出现后,它们又被记录在纸张上。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利用数字技术对相关古籍善本进行高清晰处理,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古籍的文本信息,无疑是保存古籍更有效的手段。

今天,读者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在远程阅览、调取中华古籍资源库中的数字影像,克服时空障碍,实现古籍资源的共享。古籍数字化,既是保护更是赋予新生。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数字技术对古籍保护与传承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古籍数字化是一种必然”观点的合理性。

(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请从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角度就如何更好地保护古籍文物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

 

(1)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运用数字技术使静态的史书典籍“活了起来”,更好地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数字技术使得古籍数字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在保护古籍的同时更赋予其新生;同时,依托数字技术,打破了古籍阅览的时空限制,发挥传递、沟通、共享的优势,能够很好地满足了大众对古籍阅览、检索和学术研究的需要,为文物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的路径。 (2)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析】 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古籍数字化能够突破旧的传播介质,创新存贮、传播、阅览方式,符合文化交流、传播、传承和发展的趋势;能够提供古籍保护与利用的新路径,推动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技术新业态的有机结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答案示例: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古籍保护中出现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 ②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坚持文物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将保护放在首位。 ③坚持一分为二观点,双管齐下,化解古籍文献“藏”与“用”的矛盾。 ④善于抓主要矛盾(抓重点),做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 【解析】 本题以运用数字技术加强对古籍保护与传承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等相关知识。 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史书典籍的重要性、科学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的作用等方面,说明数字技术对古籍保护与传承的积极作用。 第(2)问可结合材料,从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内涵、本质、方法论要求等方面,分析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突破旧的传播介质,创新存贮、传播、阅览方式,开辟古籍保护与利用的新路径是一种必然。 第(3)问可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观,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善于抓重点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等方面提出方法论建议。 (1)本题要求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数字技术对古籍保护与传承的积极作用。 从材料可以看出,运用数字技术使得古籍数字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使静态的史书典籍“活了起来”,在保护古籍的同时更赋予其新生,更好地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同时,依托数字技术,打破了古籍阅览的时空限制,发挥传递、沟通、共享的优势,能够很好地满足了大众对古籍阅览、检索和学术研究的需要,为文物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的路径。 可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等方面,说明数字技术对古籍保护与传承的积极作用。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古籍数字化是一种必然”观点的合理性。 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古籍数字化能够突破旧的传播介质,创新存贮、传播、阅览方式,符合文化交流、传播、传承和发展的趋势。能够提供古籍保护与利用的新路径,推动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技术新业态的有机结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可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从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析】 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古籍数字化是一种必然”观点的合理性。 (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本题要求从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角度就如何更好地保护古籍文物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 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保护这些古籍文物应坚持文物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将保护放在首位,做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处理好“藏”与“用”的关系,并针对古籍保护中出现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 可从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善于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面,就如何更好地保护古籍文物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概括而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等13个方

面的优势。这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的明确提出,深刻回答了“中国之治”的制度根源,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在新中国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这两个奇迹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任选材料中三项优势,分别阐述发扬这些优势对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电商最火的项目莫过于短视频带货,无数的案例都在宣传一条短视频播放量几十万,带货超百万,而且卖什么的都有。比如网红一哥李佳琦,直播15分钟能卖1.5万支口红,快手网红“二哥”,一次带货288辆汽车。网红们在粉丝总人数和人们的关注度不断增长的势头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战绩。他们活跃在各种社交平台,使得网红经济市场规模以及变现能力不断增强。在抗“疫”期间,更有政府官员和商界“大佬”变身“网红”,走进直播间直播带货。

但是,随着我国网红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存在的短板也逐渐显现。网红经济易受大资本操纵,网红素质层次不齐,大批量的同质化网红现象造成的竞争相对严重;网络社交平台监管不善,网红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使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做出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事情,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关于网红经济产业的征税政策不健全、不完善,网红经济带来的快速巨额收入得不到合理的课税,容易引起社会急功近利的心态,也不利于社会的平衡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从国家角度谈谈如何促进网红经济的健康发展。

 

查看答案

“从国外回来,入关时需要配合做什么?”“想喝早茶很久了,老字号餐饮恢复堂食了吗?”百姓事无小事,疫情考验着社会治理的绣花功夫。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执行只有从人的每一个小需求出发,落脚到人的每一个小体验,才能让社会治理真正有广度、有精度、有暖度。这给我们做好社会治理工作的哲学启示是(    )

①把群众需求作为衡量社会治理工作的根本标准

②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落实群众合理诉求

④自觉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9年秋季开始,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山东、海南6省市将使用普通高中新版教材,进入新课改、新考改。教育部官员表示,我国即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将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有媒体评论指出:高考双轨制只是改变供给,如何激活需求实现人尽其才才是关键。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媒体评论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媒体评论体现了从斗争性到同一性的转化

③高考改革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前提

④高考改革坚持了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有时看到的“灯光”是星光、看到的“海洋”是陆地,有时对高度、速度、方向的感知都不正确。这种空间迷向效应,是导致飞机失事的一种常见因素,克服空间迷向,飞行员的做法是“不相信感觉,要相信仪表”。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不相信感觉”是因为经验认识不可靠

②“要相信仪表”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③看到的“海洋”是陆地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④看到的“灯光”是星光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