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20年4月24日是第5个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

    2020年4月24日是第5个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第50个生日。让我们聚焦“降魔人”吉坤,感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的发扬与传承。

众所周知,火箭燃料高危剧毒、易燃易爆。从事火箭燃料加注工作,犹如在刀尖上跳舞,是发射场出了名的“高危职业”,大家称他们为“降魔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加注技师吉坤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20多年前,吉坤立志要苦练专业本领、严把质量关ロ,练就了蒙着眼睛对120余个加注门进行精准盲操作的绝活,先后参与完成了60余次加注任务,实现了“一滴不漏定安全、一次成功”的加注标准,由他帮带的操作手都已成为各岗位的骨干力量。从事了20多年的加注工作,吉坤深深体会到,人生就是一次持续不断的加注,这个过程不可能重新来过,应当十分珍惜每一个岗位、每一种经历,把握现在、专心专注,唯有如此才能收获人生的精彩。

庆祝航天日,为的是让新一代的航天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每年航天日,吉坤都会为新入职的操作手讲述先辈们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他说:“我要当好航天文化的“传播者”,引导大家不忘初心使命,让航天精神代代相传!

(1)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知识,说明“降魔人”吉坤是如何践行初心使命,传承航天精神的。

(2)请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说明传承航天精神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

(3)班级拟举办学习“降魔人”吉坤事迹演讲会,请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的价值选择”角度任选2个为主题,列出演讲提纲要点。

 

(1)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吉坤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不忘初心使命,铭记历史、传承航天精神。 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吉坤在火箭加注工作中,坚守岗位 20 多年,勇于实践,无私奉献, 实现了“一滴不漏、一定安全、一次成功”的加注标准。 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吉坤为新入职的操作手讲述先辈们的事迹,也悉心培养帮带的操作手成为岗位的骨干力量。 ④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吉坤在火箭加注工作中,精益求精,苦练专业本领、严把质量关口,实现了人生的精彩。 (2)①航天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资源。 ②传承航天精神,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激励人们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3)①爱国:赤胆忠心,精忠报国。 ②诚信:重信守诺,主动担当。 ③敬业:爱岗敬业,勇于奉献。 ④友善:谦敬礼让,帮扶互助。 (评分细则:考生只要围绕“爱国、诚信、敬业、友善”任选两个角度列出演讲提纲要点,言之有理皆可) 【解析】 本题以航天人吉坤自己苦练本领,而且每年航天日,都会为新入职的操作手讲述先辈们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传承航天精神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与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材料中,吉坤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不忘初心使命,铭记历史、传承航天精神,故可以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吉坤在火箭加注工作中,坚守岗位 20 多年,勇于实践,无私奉献, 实现了“一滴不漏、一定安全、一次成功”的加注标准,故可从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吉坤为新入职的操作手讲述先辈们的事迹,也悉心培养帮带的操作手成为岗位的骨干力量,故可以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说明传承航天精神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分析试题。考生要解答意义类问题,首先要学会审题,做到思路清晰,要紧扣材料,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根据材料的表述,主要考虑从航天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资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以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根据答题知识范围的限定,考生只要围绕“爱国、诚信、敬业、友善”任选两个角度列出演讲提纲要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全球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公共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潮流,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习近平强调,“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兴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在共商共建共事的全球治理观的引领下,中国统筹兼顾与大国、周边、多边和发展中伙伴关系,在不同区域和层次描绘一个个合作关赢、携手同行的同心圆,见证中国与世界的利益交融,命运相进,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什么能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形成了超大规模制造能力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一独特优势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无不体现中国制造强大的生产能力,齐全的配套能力和高效的应变能力。在特产提供防疫物资中,从汽车到食品,从化工到家化,从服装到家纺,从工程机械到配件加工,众多的国企、民企企业纷给“跨界”特产防疫、防护用品。在复工复产中,用料企业优先复工。防护产品生产开足马力,多部门联动,上下游合力,全产业链发力确保企业开工达产。

实践证明,无论是在支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还是对冲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和破坏,无不彰显中国独特制度下的产业链优势。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独特制度下的产业链优势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意义。

 

查看答案

“人生如品茗,有苦有甘,苦尽甘来”。漫画启示我们(    )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全面观点看问题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③矛盾具有同一性,要看到矛盾双方的转化趋势

④矛盾具有斗争性,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扶贫产业发展联盟是某地联手多家企业共同破解贫困户产业发展难题的新模式。联盟成员借助联盟平台,围绕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整合镇域内外农业产业发展资源,加强内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这一模式可以集聚资源,推动产业扶贫措施更好落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把握联系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基础上形成的

③理念的创新是扶贫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④要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9107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微信流传这样的段子:小时候,觉得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长大了,觉得重阳节是爸爸妈妈的节日;不经意间,重阳节成了我们自己的节日。由此可见(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意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