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人民日报》于2016年5月27日载文指出,书法进课堂,毫端蕴秀、笔墨含香,寄寓...

《人民日报》于2016527日载文指出,书法进课堂,毫端蕴秀、笔墨含香,寄寓着传统文化的接续,寄寓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明力量。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解析】 ①:让书法进课堂,通过书法课堂来影响人,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①正确。 ②:书法进课堂,寄寓着传统文化的接续,寄寓着润物无声的文明力量,这说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正确。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不能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不选。 ④: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不选。 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每年的5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发挥博物馆社会功能说明

A.文化修养是自觉形成的 B.优秀的文化产品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C.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D.文化借助特定的活动与载体得以传播

 

查看答案

“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说明(    )

A.终生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B.应自觉、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人对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查看答案

《诗经·小雅》有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重男轻女”本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但直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这说明(    )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③文化可以脱离经济、政治而独立存在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6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及2016东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于4月18日在宁波落下帷幕。文博会现场成交2.7亿元,意向金额4.79亿元;非遗展现场成交0.6亿元,意向金额3.7亿元。材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③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突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656日上映的电影《百鸟朝凤》引发了人们热烈的讨论。影片从表层看讲述的是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但从深层看,这是面对当前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东施效颦的西化的社会现状的一种思考。材料体现了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