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以网络直播为支点带动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由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以网络直播为支点带动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由此催生出一个崭新的行当——职业“网红”。然而伴随职业化“网红”的,还有令人瞠目结舌的野蛮生长。不少“网红”的节目以色情和暴力为底色,以谎言和虚无为导向,一次次刷新了人们对道德沦丧的认识,甚至冲破法律底线。如此席卷全行业的“网红乱象”,政府正以零容忍的态度加以整治。网信办、公安部、文化部、广电总局等相关部门,频频出手,强化监管,快速调查,严厉惩处,关闭了一批屡教不改的直播平台,处理了一群顽固不化的“低谷网红”。网络直播是新兴产业,“网红”也并不天然是低谷、无聊的代名词。倡导读书的罗振宇、通晓财经历史的吴晓波、擅长演讲的罗永浩,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公共价值与商业利益,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可见,在“网红”引发广泛争议的同时,我们更珍爱那些展现平凡的坚守、异样的坚强、与众不同的善良、绵泽众生的智慧等“网红”。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和对待“低俗网红”现象。

 

①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传媒具有商业性。部分网络直播平台和直播参与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价趣味,滋生了“低俗网红”现象。 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低俗网红”现象污染网络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③国家要加强对网络直播平台的管理和正确引导,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④青少年学生要不断增强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解析】 这道题考查对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产生的原因以及我们对待它们的正确态度,考查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解答如何认识“低俗网红”,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低俗网红”有落后和腐朽的内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影响主要在于“低俗网红”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阻碍社会发展。其次要回答对待“低俗网红”的态度,也就是对待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态度,国家应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要增强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核心价值观是一国之“维”、一国之“纲”,是一个国家共同的道德基础,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

有学者指出,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是选择生硬灌输,“我说你听 ,我打你通”的单向交流,还是选择润物无声、和风细雨的双向互动方式,显现的教育者和引导者的水平与层次,关乎教育和引导的效果。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跟上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节奏,传递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信息,与青年学生的需要和利益相契合,才会被其主动和建构性地接受。唯有说到点子上,打动内心,青年学生才会积极接受和认同,进而自觉维护和捍卫。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有人根据材料得出结论: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收到成效取决于教育者的理念。”从唯物论角度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宣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党委宣传部和各新闻单位深化“新春走基层”活动,努力做得更深入、更有效,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断深化、不断提高,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和谐、热烈喜庆的舆论氛围。中宣部组织140多名编辑记者,深入到20多个省(区、市)的农村社区、厂矿企业、偏远地区进行调研采访,采写稿件980余篇。认真落实改文风要求,组织医疗改革、保障房建设等 民生报道,受到网民关注和欢迎。事实说明,网络宣传报道要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就要放下鼠标采民风、俯下身去“接地气”, 往基层走得更多一些、更深一些,离人民群众更近一些。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网络宣传报道放下鼠标采民风、俯下身去“接地气”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历法。它是中华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关系,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虽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但由于它能反映农时季节,便于人们安排农事活动,便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各地在应 用过程中,结合本地区气候情况来安排农事,充实和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使二十四节气在各个地区都得到了灵活的应用。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和世界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专家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希望有更多的文化产品申遗成功,避免某些发源于中国的文化遗产被他国“抢注”。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说明“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要推动中华文华繁荣发展,实现文化自信,使得文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崇高的价值追求、丰富的思想精华,是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来源。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因为

①文化自信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②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华文华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的独立性

④坚持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思想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振兴,最终取决于思想文化的振兴。当今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此我们要

①倡导主流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

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繁荣

③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

④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捍卫中华文化话语权、领导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