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8年4月22日,以“阅读,让苏州更美丽”为主题的2018第十三届苏州阅读节...

2018年4月22日,以“阅读,让苏州更美丽”为主题的2018第十三届苏州阅读节拉开帷幕,为读者们奉上一场“书香盛宴”。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苏州人最爱读的书有哪些?2016年和2017年度发布的“苏州阅读风向标”看出:“苏州市民最爱读的书”,既有像《牡丹亭》《浮生六记》等这样的经典著作,也有关于时代发展的《创新驱动中国》等作品;同时,还呈现出更加国际化的阅读喜好,肯福莱特、东野圭吾、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等外国作家的作品也受到追捧。每年举办的苏州阅读节,已成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文化品位、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

材料二  根据苏州新华书店、京东图书、亚马逊中国三方共同发布的报告显示:亚马逊中国电子书“阅读完成率城市榜”,苏州排名第六。数字阅读,苏州人读的深,读得广,代表了数字阅读的先锋力量。但是对于电子书,同学们众说纷纭,认为其有利有弊:

(1)结合材料一中苏州人的阅读喜好,分析其中蕴涵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如何促进电子书市场健康发展。

 

(1)①文化塑造人生,苏州人的阅读喜好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或者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文化品位、塑造城市精神;②有利于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③有利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④有利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①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拒绝盗版。②电子书出版商应该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诚信经营,遵守市场规则,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③国家应规范电子书市场秩序,形成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解析】 本题以“阅读,让苏州更美丽”为主题的2018第十三届苏州阅读节拉开帷幕,为读者们奉上一场“书香盛宴”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市场秩序、文化的作用和意义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一中苏州人的阅读喜好,分析其中蕴涵的文化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通常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所以在审题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文化塑造人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途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等知识分析回答。。 (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设问指向谈谈如何促进电子书市场健康发展,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以“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按照上述解题思路,把握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消费者、企业、国家的角度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給侧結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来临,我国城乡居民对优质粮食的需求迅速增长,但是由于优质粮食在生产、流通等环节成本较高,我国粮食供给一直存在优质品种比率低的结构性问题,导致近年来优质粮食价格不断上涨。

材料二据调查,某地在优质粮食的生产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优良品种的推广前期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农民采用优良品种还有顾虑;不少粮食专业生产合作社缺少人才,很多大学生认为从事农业收入少,不体面。

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简析粮食优质优价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阐述该地政府在推进优质粮食生产中应有的担当。

 

查看答案

2018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引用了司马光的名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下列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A. 用人以德,唯德是举

B.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C.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D. 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查看答案

甲骨文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

A. 甲骨文是人类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B.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集中展示

C. 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D. 甲骨文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查看答案

大型诗词文化类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将古老诗词与流行音乐创新相结合,内容上意境悠远,形式上通俗易懂,让经典具有新时代属性,掀起了全民的“诗词热”。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大众需要为创作导向

②融入时代性和时尚性,才能增强经典诗词的感染力

③创新能使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得到认同和提升

④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就能保证文化创新的方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四十年前,《光明日报》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继而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而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又进一步激发了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由此看出

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 

②先进的文化来源于思想运动

③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