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国自古以来非常注重良好家风的传承。家风强调仁孝清廉、拼读传家、积德行善、克勤克俭……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给子孙带来“其身修家”的良好教育,也带来“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和使命。在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传统家风的传承也显现出了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有人把感恩、平等、宽容等理念融入其中,更添加时代气息。

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家庭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树立正确价值观。②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作出正确价值选择。③实现人生价值要坚持个人与社会统一。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家风带动世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④要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良好家风传承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奉献社会观念,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 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为原因类试题,要求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家庭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中国家庭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该题需要学生回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从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学生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结合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各类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活动遍地开花。但如何把好事办好,真正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站稳脚跟,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当前,有极少数学校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一阵风”现象。要想避免这类现象,就必须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学校的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传统文化不仅要常驻校园、更要扎根于心。

让传统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童心,说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须从小抓起,这样才有助于孩子树立起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但要使传统文化真正入脑入心,必须有规有序地科学而行。拔苗助长、盲目跟风、聚众扎堆都不是明智之举,需要针对性地循序渐进而为,把传统文化教育创造性地纳入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中小学校应如何让传统文化常驻校园、滋润童心。

 

查看答案

依据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即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和贷款基准利率0.4个百分点的同时,也在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上再进一步: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到了1.2倍,给各商业银行更大的自主空间。央行短短几百字的通知,却让各商业银行在争夺存款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竞争更加激烈。此次调整并没有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就意味着央行并没有传递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表明央行仍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促使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也是防范通货膨胀,统筹考虑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的合理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蕴含的哲学道理?

 

查看答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新年贺词中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②要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一个崇尚奋斗的社会鼓励人们通过奋斗擦亮自己最优秀的那部分潜质,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拒绝平凡,也不能以成功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因为它同时定义出人生失败者。这告诉我们

①从失败走向成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②人生有无价值主要看有无贡献而非贡献大小

③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需要正确的价值观指导

④没有失败者的失败就没有成功者的人生价值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我们说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主要是说(  )

A.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B. 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

C. 离开了物质生活资料,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

D. 劳动群众创造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