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最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2017年新春伊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强势回归,为新春佳节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圈粉无数”。《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实力“圈粉”是因为( )
①古典诗词是民族文化记忆与基因的集中展示 ②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载体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 ④古典诗词寄托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7年11月24日,我国申报的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至此,我国已有13项文化遗产成功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基于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融合
④文化遗产是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端午节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其蕴含的家国情怀、凝聚意识、道德风尚始终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内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滋养。对民族节日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④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文)倘若时光倒流千年,可谓“冬至大如年”。在官府,皇帝于冬至日率百官至南郊祭天,百官皆服华服。在民间,家家祭天敬祖,摆酒设宴。其 中,有些习俗也传承至今。这说明,民族节日
A. 已成为区分不同民族的独特标志
B. 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
C. 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 展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韵味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作为文明古国的国人要阅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正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要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②文化继承要以文化发展为必然要求
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④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相互影响的传导顺序是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大量资本涌入文化产业,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文化生产发展壮大,出现了新兴的文化产业或部门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①→③→④→②
D. ③→④→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