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8年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近年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截至去年底,重点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灰霾天气出现频次和覆盖范围也开始减少。

   监测数据和研究表明,不同地区PM2.5的主要来源存在差异,同一地区PM2.5又存在时间差异,这都加大了大气污染精准治理的难度。当前我国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在世界前列,距离整体达标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的“三偏”结构——即偏工业的产业结构、偏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偏公路运输的交通结构,决定着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污染防治过程中重视监测PM2.5的合理性,并运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说明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合理性: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因此污染防治要重视监测PM2.5,为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或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治污和生产科技的创新,提高污染防治的技术水平,增强污染防治新动力。②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及交通运输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从源头上推动污染防治。③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若回答“做法”, 答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解析】 此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污染防治过程中重视监测PM2.5的合理性,并运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说明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设置有两个小问,即“分析我国污染防治过程中重视监测PM2.5的合理性”、“说明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分别属于原因类试题和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第一问的知识范围为“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第二问的知识范围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然后结合材料相关信息对两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于第一问,考生可从我国当前PM2.5污染现状、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等方面分析其合理性即可。对于第二问,明确了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角度分析,考生结合材料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角度分析其具体做法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诗句中,与图漫画《停下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所体现哲理相近的是

①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

②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③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④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改革开放走到第四十个年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跟随世界到引领世界,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在获得一系列卓越成就的今天,中国依旧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告诉我们

①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要坚持维护人民利益与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

③改革开放是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④经济基础的发展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十九大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对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等做了阐述,这是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我党之所以重视理论创新是因为

A. 理论创新是在适应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产生的

B. 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 理论创新具有客观物质性和主动创造性

D. 理论创新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查看答案

2017年6月以来,环境优美、无人值守,刷借阅卡、身份证便可进入的24小时“不打烊”的“风度书房”出现在韶城大街小巷。“风度书房”的出现可

①增强每个市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②提高市民的文化辨别能力,杜绝落后文化的影响

③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④满足更多市民的文化需求,提高市民素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主席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提出的“中国方案”受到全球瞩目。所谓“中国方案”,是在从世情、国情、党情实际出发的“中国道路”实践中,为了探索“中国问题”以及“人类问题”的答案,而形成的一整套理论体系、治理体系以及相应的内外战略和政策的总和。提出“中国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①彰显实力,维护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②借力世界多极化发展,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

③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④展示新时代成就,提升国家形象,提高国际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