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福建省宁德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5月)质量检查文科综合政治试题)阅读材...

福建省宁德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5月)质量检查文科综合政治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富于发明创造的伟大国度,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数学家卡丹就高度赞誉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后来,培根、伏尔泰和马克思等指出这三项发明对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19世纪下半叶,来华传教士艾约瑟将造纸术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并列为中国的卓越发明。此后,“四大发明”成为了中华文明的名片。其实,中国古人还有很多发明创造并不逊色于“四大发明”,同样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煜煜生辉,构成了先民智慧的历史回响。

一项针对20国青年的调查显示,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成为这些在华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正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2018年3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仅次于美国成为第二大国际专利申请国,这喜讯激荡着国人崇尚发明创造的情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科技创新对于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义。

 

①从四大发明到新四大发明的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能够激发我们对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②新旧四大发明等科技创新成果对中国和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能够激发我们对中华文化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③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科技创新情怀和能力,能够让我们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解析】 此题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科技创新对于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生活”知识,属宏观类考查。其次要明确受益主体即对“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义。然后结合材料相关信息分别从激发人们对中华文化自身价值的肯定;激发人们对发展中华文化的信心;激发人们对发展中华文化的历史担当等方面具体分析其意义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321日,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优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制设置、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其中部分机构改革如下:加强党中央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讲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分别改为委员会,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加强党对机构编制和机构改革、公务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将国家公务员局并入中央组织部;加强党对新闻舆论、电影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将国家的新闻出版管理、电影管理职责划入中央宣传部。

结合材料,分析中共中央是如何通过机构改革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查看答案

科学家认为暗物质是宇宙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久以来并未观测到这种神秘的物质。201711月,中国探测卫星“悟空”号首次测量到与暗物质相关的电子宇宙射线的一处异常波动,这一开创性发现颠覆人类对基本的物质构成规律的认识。这说明

①实践的需要是人类推进对暗物质研究的根本动力

②物质构成规律会随着人类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变化

③实践是检验暗物质相关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④暗物质存在与否与人类探测工具的水平密切相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7年12月5日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1962年,369个年轻人毅然来到这个“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塞罕坝的绿色传奇,让我们感悟到

A. 人生的价值必须在不断突破自然规律中实现

B.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够促进人生价值实现

C.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D. 无悔的青春需要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确立精准扶贫的战略定位。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

②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整体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重视抓好关键部分带动整体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荷叶罗裙一色载,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似乎可以让我们闻到荷花的清香,窥见采莲女的妩媚、品出采莲女歌声的悠扬,让人沉浸在清新、生动的采莲意境中。这首唐诗所营造的意境是诗人

①对采莲场面的艺术性加工

②内心世界的物化场景

③对采莲活动的创造性描写

④主观想象的智慧源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