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

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2016年端午节前夕,中国内地微信朋友圈却传开一则消息: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只能“互送安康”。这则消息是以“普及知识”的名义开始的。因为端午节是祭祀节日,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五月初五是毒日,是个悲壮的日子。所以某非遗专家说:“不是所有节日都适宜互送快乐,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

但也有不少专家指出,端午节和清明节确实有约定俗成的主题,但这些传统节日的设立还和民间注重时令节气相关,并在千年演变进程中衍生出许多娱乐性活动,被赋予了更多喜庆色彩。在纪念先人之余,终究还是要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祝快乐又有什么不可以?

结合材料,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产生上述分歧的原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因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同的人对于端午节和清明节的问候语的使用出现分歧。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一部分人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待传统节日,使传统节日被赋予新的形式和内容,所以产生了认识上的分歧。 【解析】 此题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话题,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产生上述分歧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认识论”的相关知识,然后要明确设问中的“上述分歧”是指什么。在此基础上,从人们的认识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十三五”的规划过程,大约历时两年半时间,历经意见征求、头脑风暴、前期调研、对前一个五年规划的评估以及数十个重大课题部署等流程,加之反复讨论、修改、过审,最终成文公布。这一过程表明

①受诸多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认识过程是一个推翻原有认识获得新的认识的过程

③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得以完善  ④编制流程的完整性能够验证并保障认识的准确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元史》中记载: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可见,古人认为雾霾是天神之怒,试图通过祭天驱散雾霾。现代科技告诉我们,雾霾是一种因大量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现象,是大气长期污染造成的结果。由此可见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真理的发展具有上升性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画过一幅《卖羊》的漫画:一个农人牵着两只羊,悠闲地走着。一位农民看了这幅画却连连摇头发笑。丰子恺觉得纳闷,上前请教。农民说:“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根绳子把头羊牵好就行了。”这个故事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缺乏直接经验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②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具有实践价值

③来自于亲身实践的认识才是正确认识

④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①主客观条件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时代是思想之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中生成的,具有典型的内生性特质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逻辑及其本质特征。这说明(  )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