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隆重的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1万多人汇聚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奠惨遭日军杀害的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80年前,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日本侵略者这一反人类罪行灭绝人性、令人发指,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十分黑暗的一页。80年后,侵略者的铁蹄虽然早被碾碎,但那段历史却是我们民族永远的记忆。

近年来,日本右翼分子竭力篡改侵略历史,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但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否认。年复一年的国家公祭向世人宣示,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篡改历史的立场坚定不移,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人民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意志坚定不移。

(1)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重大意义。

(2)“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迀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3)请就如何促进中学生“铭记南京大屠杀历史”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1)①举办公祭仪式,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彰显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与价值追求; ③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④为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2)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无论说的多么冠冕堂皇,一切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言论,都是违背客观实际的,是错误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言论,经不起事实检验。 (3)组织中学生深入学习南京大屠杀惨案历史事实;组织中学生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解析】 本题以我国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为背景材料,分别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真理”的有关知识,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重大意义,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重大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首先从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还可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来回答。 (2)“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真理”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具体考生角度解答本题可结合材料从真理的含义、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等角度来分析说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3)本题请考生就如何促进中学生“铭记南京大屠杀历史”提出两条具体建议,本题比较开放,考生只要围绕如何促进中学生“铭记南京大屠杀历史”这一主题,提出两条具体建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国歌被社会上的不良商家以及个别公民以不正当手段进行使用,严重损害了国家尊严和国家形象。为此,必须在演奏国歌的时间、场合、方式等问题上通过立法加以规范。

2017年9月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国歌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与政府应如何维护国歌尊严。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联网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数字经济,更是创新经济、开放经济和代表未来的新经济。

研究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情形下,数字经济被视为推动经济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加速器,撬动经济发展的新杠杆。根据预测,2035年我国的数字经济将达16万亿美元。

不久前,阿里巴巴集团与星巴克合作,用数字技术打造智慧门店。走进烘焙工坊,用手机 “扫一扫”,不仅能看到一杯咖啡的“诞生过程”,还能加入不同场景,让平日的下午茶有了海边度假的感觉。门店也可通过数据捕捉需求,提高效率:手机按下键盘,热乎乎的豆浆就自动 煮好,机器还能进行智能清洗……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意义。

 

查看答案

20171216日,《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2017年十大流行语”,“打call”入选其中。“打call”一词源自外语,call在英文中是“喊、叫”的意思。打call最开始的意思是演唱会现场观众疯狂喊叫,后指跟随音乐的节奏,用挥动荧光棒等方式与台上的表演者互动。进入我国后,其适用范围逐步扩大开来,也用来表达对某人、某事、某物的支持和赞成。“打call”的产生及演变表明()

①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如影随形

③任何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目前,在线教育APP迅速扩张,在给学生提供多维学习便利、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的同时,其引发的“依赖症”、内置部分内容不健康、娱乐性过强等问题也引起学校、家长的担忧。这表明

①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

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③要恰当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有人长期跟踪对比喝红酒和不喝红酒的人,发现喝红酒的人更健康,于是得出红酒有利于健康的结论。事实上真正的原因不是红酒,而是有条件喝红酒的人往往拥有更舒适的生活条件,更多的体育锻炼条件,更充分的健康意识等等。材料表明

①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助于深化对事物的认知

②事物之间不存在单向的、直线的因果关系

③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有利于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避开表面联系寻找本质联系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