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南京、盐城二模)我国科学家以流感病毒为模型,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人工控制病毒复制从而将病毒直接转化为疫苗的新技术。这一发明颠覆了病毒疫苗研发的理念,实现了对活病毒疫苗研究的重大突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技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研究人员总是需要彻底颠覆原有技术
③新技术的研发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
④病毒是新事物,对它的研究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文)VR技术改变了传统媒体平面世界的感官体验,创建与真实环境相似的场景,使得参与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人预言,“教育+VR”在未来将大有可为。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个预言的依据可能是
①“教育+VR”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教育+VR”实现了教育与技术的结合
③“教育+VR”符合教育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趋势
④“教育+VR”是力量强大的新教育形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18·河南濮阳一模)对于北京来说,改革过去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其难度比其他城市更大。因为很多农民认为其宅基地是未来生活的保障,对转为城市居民存有顾虑。农民顾虑的存在说明 ( )
①农民缺少大局意识,不能立足整体看问题
②人民群众对于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③意识与物质的变化具有不同步性
④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价值观不一定符合群众利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当前,中国对外出口仍以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材料体现了
A.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B. 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C. 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D.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2018·台州路桥中学月考)《列子·说符》中说:“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对该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错误,因为新事物一定会代替旧事物
B. 正确,因为新事物不会代替旧事物
C. 错误,因为真理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 正确,因为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众”最初的字形是人们在太阳下共同劳作,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共同劳作,有了更多的可能。
某生物学教授将研究课题开发成一款用氨基酸组装蛋白的游戏,向全球的游戏玩家开放,一个困扰了研究者15年之久的蛋白结构,仅仅十天之后就被破解;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在百科全书式网站参与贡献内容,修订词条,共同创造和分享海量的知识;百万名网友参与,“让爱回家”行动,筹得230个红包和50多张回乡机票,帮助近300个家庭春节团圆…… 。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说明理由?